其他人站在一邊不說話,他們看見魏無忌發如此大的火,非常震驚,但也非常無奈。
孫惠說道:“殿下,現在隻有一個辦法,穩住遼軍,伺機回去扶持四皇子登基。”
“不可!”黎原立刻站出來用斬釘截鐵的語氣反對,“現在回京,一是近衛旅依然在魏程手中,他若回頭與我們魚死網破,夏主樂得看到這一幕,絕不會攔他。二是大王若回京,北線未必能穩住遼軍,遼軍如破幽易青防線,我們在梁京與魏程兩敗俱傷,最後大魏將被遼軍和夏軍付之一炬!”
魏無忌坐在那裡,許久不言。
“難道我們就這樣坐視不理?”孫惠惱怒道。
“隻有等!”黎原語氣堅定,臉上的皺紋在一瞬間,也仿佛舒展開,眼神更加明亮。
“等?”孫惠問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等到魏程和夏主決戰!等到遼國的耶律德明準備好,等我們的精銳悄悄進入靜海,在三日之內擊碎遼國靜海防線,把戰火燃燒到幽州東側的漁陽!讓耶律仁令趕到漁陽去救火!”
說完,黎原看著魏無忌。
魏無忌緊緊握著筆,關節凸顯,青筋暴出。
黎原說的就是魏無忌這半年來一直秉承的計劃。
魏程一意孤行,不惜傾國之兵伐夏,致使北線空虛,遼國又與夏國在東海之濱公然聯合。
此番遼軍南下幾乎是不需要懷疑的,魏無忌以及部將們爭議的是遼軍具體何時南下。
按照魏無忌推測,遼軍絕不會在戰爭初期傾兵南下。
幽州城牆下泥巴裡的一條蚯蚓都知道,夏魏在南線你死我活。
既然南下在你死我活,魏國被消耗,隻是時間問題。
遼主誌不止魏國,而是天下,自然想保留實力,等最佳時機直接摘桃子。
那什麼是最佳時機呢?
夏魏兩國在南下打得再也打不動了,這個時期,兩國都會因為戰爭的殘酷,引起一係列無法調和的政治問題。
這就是最佳時機。
最佳時機南下,夏魏兩國武備飛馳,人心離散,自然會有人爭先恐後投降遼國。
甚至可能還會有人帶頭剃發明誌!
最開始,幽州高層還有不少人對魏無忌的推測有懷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遼軍一直按兵不動,就越發證明了魏無忌猜想的正確性。
遼主就是在等最佳時機。
而按照徐州和趙州的戰況來推測,這個最佳時機越來越近。
所以最近一個月,幽州遼軍的動向明顯有了變化。
而基於這個推測,魏無忌也做出了一係列的戰術布置。
首先,魏無忌手中的兵力有限,精銳的大頭被抽到南線。
像聞淵那種元帥級彆的人物也被調走,幽州的魏軍失去了一個主心骨。
那魏無忌就隻能自己充當這個主心骨。
其次,遼軍無論是數量還是戰力,都占據絕對優勢。
遼軍除了攻城比較傳統以外,其他的都算頂級。
一味地防守,顯然意義不是很大。
所以,需要攻堅戰、防守和高超戰術的結合。
要部署合理的兵力,展開高難度的戰術,就必須深入了解遼軍在幽州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