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程作戰的方式非常粗暴,用飽和式的騎兵對夏軍形成包圍圈,進行雷鳴般的威懾。
與此同時,魏軍騎兵以高機動性的優點,在夏軍列陣的途中尋找夏軍的薄弱點。
這方圓十裡的軍陣,看上去人多勢眾,但稍微有點軍事常識的都知道,兵越多,破綻越多。
魏軍騎兵多次嘗試從不同的地方去進攻。
好幾次甚至殺到夏軍的軍陣裡,但都被夏軍清除出來。
魏程並不著急,他很耐心地讓騎兵繼續襲擾夏軍,並且自己帶著扈從軍親自前往步兵軍陣進行動員。
“陛下,斥候回報,夏軍正在準備火炮!”工部尚書汪岩騎著馬追過來彙報道,他臉上帶著一絲擔憂。
去年聞淵在攻打徐州方城防線的時候,擒獲了夏軍的大將軍炮,並運回梁京。
魏國的工部對大將軍炮做過全麵的研究,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大魏無法製造出大將軍炮!
原因很簡單,火藥的威力無法滿足。
更準確地來說,火藥的配方有問題。
另外,冶鐵技術也無法滿足,大將軍炮的炮身以鐵鑄造,大夏的冶鐵已經被李彥提升到高爐冶鐵。
魏國的冶鐵還停留在傳統的技術層麵,這種鐵非常容易斷裂,無法承受大將軍炮巨大的威力。
當然,汪岩也給出過解決方案:不需要用和夏國一樣的鐵,用銅可以代替,大魏雖然銅礦不及江南多,可好在地大物博。火藥的配方有問題,那就通過加大藥量來增加威力。
汪岩的解決方案可謂粗暴直接,魏程也直接批準了。
但魏軍也無法短時間內大量造出巨炮。
知道這種大將軍炮的威力,魏國君臣都很謹慎,汪岩指著東南和正南方向說道:“各個軍陣都布置了,夏軍準備應該非常充足。”
“重炮轟擊對騎兵的作用比步兵更大,因為戰馬會受到驚嚇,很難控製。”
跟在魏程身邊的魏軍近衛旅統領魏慶說道。
“雖說步兵的行動比騎兵慢,卻比騎兵更具備堅韌和耐力,可以用輕騎兵吸引火力,用步兵推進去對付夏軍火炮營。”
魏慶言之鑿鑿地說著。
“打掉對手的火炮,哪怕隻是打掉一部分,也足以削弱對手的攻勢。”
魏程點了點頭,魏慶雖然是宗室,但魏崇延時代,除了皇子機會多,宗室其他人都必須要靠真才實學上位的。
魏慶長得魁梧高大,麵目粗獷,但眼神明亮,時刻透露著精明。
他不僅僅是少有的猛將,對陣地戰的排兵布陣、敵來我往這些都非常精通。
火炮時代才剛開始不久,甚至大夏的大將軍炮也是這一次夏魏戰爭才正式投入戰場,他就可以對火炮的戰術有了初步卻精準的認識。
等了大約半個多時辰,魏軍的騎兵已經幾乎不可能輕易切入夏軍任何一個軍陣中。
這時,魏程對於夏軍軍陣的布置了解得也差不多了。
“夏主將他的主力布置在了右路,那裡不僅僅兵力充足,火炮數量也非常多!”
魏程說道。
“他必然是想集中兵力從右路做突破!”
他當即下令,要求魏慶統率左路軍,並且從中軍當中調集了大量精銳,按照計劃對夏軍右路展開進攻。
“夏主既然留下來要跟朕正麵打,那就精銳對精銳,這裡是朕的邯鄲城,朕不僅僅占據地利人和,朕還要把握這天時!”
此時,遠方傳來陣陣火炮的轟鳴,青煙在麥田的儘頭飄起來,那是夏軍右路在驅逐魏軍騎兵。
戰馬們果然被火炮聲驚嚇到,躊躇不前。
而且由於夏軍密集的防禦,魏軍騎兵顯然是放棄了強行鑿陣的打算,在數百米外徘徊,尋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