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數日,邯鄲郡、朝歌郡、靈泉郡和東郡,陸陸續續開始有一個傳言:大魏皇帝魏程在前線戰死。
這個謠言對於慕容雲來說,是幼稚的,可對於廣大的老百姓,以及魏軍來說,就是真的!
不得不說,賈政道治國和打仗都水得泛濫,但玩陰謀詭計,卻信手拈來。
這個謠言如同一顆巨大的隕石砸落在原本就波濤洶湧的湖麵,卷起千層巨浪。
從各城到鄉裡,消息傳的非常快。
老百姓平日最大的愛好是乾什麼?
吃瓜!
現在這個瓜大嗎?
不是大的問題,是巨大!
就是那種大到幾個郡的人同時吃,都吃不下的地步。
再加上李彥還在邯鄲郡,這綜合起來,就更不得了了。
總結下來:大夏皇帝的禁軍一路推到邯鄲,與大魏皇帝決戰,大魏近衛旅崩了,大魏皇帝戰死。
夠不夠炸裂?
這簡直是直接告訴魏軍,你們彆打了,放下武器吧,以後從邯鄲到共城這塊縱橫數百裡的土地,就是大夏的了。
咱們以後那都是大夏的民眾!
慕容雲他不聽命令,還想繼續打?
他現在出去告訴所有魏軍,大魏皇帝沒死,這是謠言,然後大家都點頭表示副元帥您說的對,我們絕不會相信這種謠言的。
可實際上呢?
嘴上說不相信謠言,難道嘴巴可以控製心裡怎麼想嗎?
說出來的話,都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立場的,可恐懼卻不會跟隨立場消失。
恰恰恐懼對軍隊又是致命的。
顯然,慕容雲想要繼續打,是打不下去了的。
不但打不下去,而且他要立刻撤兵。
因為一旦被韓世忠察覺出破綻,韓世忠絕對會不顧一切發起對他的進攻,那將是毀滅性的。
慕容雲可以接受全軍覆沒,哪怕是自己戰死,但他無法接受在這種局麵下被打的全軍覆沒。
這種無意義的死拚,是他這種人不可能接受的。
四月十五日,魏軍在一個明月高懸的夜晚撤軍了。
第二天早上,夏軍斥候例行偵查的時候,暫時沒有很快發現異常。
直到中午,魏軍都沒有行動,這個時候,夏軍才意識到有些不一樣,於是韓世忠快速派人靠近魏軍軍營。
經過小心且反複偵查後,夏軍確認魏軍的軍營已經隻剩下少部分後勤隊伍了。
韓世忠心中大感疑惑,他的軍營是被慕容雲圍死了的,外麵的那些謠言自然很難傳回來。
他知道皇帝在邯鄲打了勝仗,這個消息是早在十天前皇帝就派人快馬加鞭送到他這裡了。
邯鄲的魏軍戰敗,不代表東郡的魏軍也會戰敗。
對手可是慕容雲,而且慕容雲的兵力遠勝他韓世忠,所以即便皇帝在邯鄲打了勝仗,韓世忠也依然在這裡駐守。
隻不過,夏軍需要時間,需要禁軍南下共同對付慕容雲的時間。
可這也不代表慕容雲要這麼快就撤兵吧?
而且撤的乾乾淨淨!
撤掉這麼大一支兵馬,那必然是提前了好幾天時間開始做準備。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慕容雲如此急匆匆撤走?
下午的時候,赫連戎那邊的消息也傳來了,那邊的魏軍也一並撤走。
至於魏軍剩下的一部分後勤,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