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林良沅秘密設立了火炮工坊?”李彥問道。
周術說道:“是的,陛下,這份情報是我們的人在曲京反複探查得到的。”
“是什麼樣的火炮,沒有查到嗎?”
“沒有詳細情報,能確定的就是林良沅在製造火炮。”
李彥思忖片刻,說道:“應該是魏國的火炮。”
提到這件事,李彥突然意識到另一件事:魏國可能已經拿到了大將軍炮!
而且梁京現在說不定已經在深入研究,並連夜趕工。
當然,李彥並不擔心魏國能研製出來。
魏國無法一對一複原,因為大將軍炮不僅僅有火藥技術門檻,還有炮身的鍛造技術。
炮身鍛造技術的核心是材料。
這一點魏國也不是不可以解決,魏國地大物博,雖說銅礦不多,但好在夠大,直接征收,用銅鑄造炮身,可以彌補冶鐵技術的不足。
銅比鐵穩定。
那麼剩下的就是火藥配比本身的代差。
這個代差,魏國可以追上來,但也需要時間。
李彥大腦飛速轉動,晉國造火炮,魏國也造火炮,現在三國的實力都在這一場大戰中受損,誰都不可能短時間內繼續打。
包括北邊的遼國。
“林良沅現在在曲京搞新政搞得如何?”李彥繼續問道。
周術在晉國待了小半年了,他名義是去出使晉國,其實是去探測情報。
林良沅當然也知道周術是去探測情報,作為戰敗一方,林良沅也很配合地表演了許多,給周術一些他要的情報。
更準確地說是李彥要的情報。
李彥也知道,很多事沒必要隱藏的,因為隱藏的成本太高。
周術回答道:“林良沅在兩個月前召集了各郡望,提了條件,也給了機會。”
“是不是效仿魏無忌,召集各郡望,給了商業的資源,然後讓他們拿田換?”
“具體談的什麼,臣沒有能打聽到,請陛下恕罪。”
“便是如此,還有其他的辦法麼?”李彥笑道,“魏無忌的樣本在前麵,直接抄過來就可以。”
“那我們要不要給晉國施壓?”一邊的劉文靜連忙接過話來。
“如何施壓?”
“就是直接通知林良沅,不準再製造火炮!”
“若是他答應你了,你該怎麼辦?”李彥問道。
劉文靜愣了一下說道:“那自然便好!”
“那就行了,你去跟他,他肯定會告訴你,為了兩國和平,他決定放棄鑄造火炮,但若你一離開,他立刻增加工匠!”李彥說道,“在外人看來,好人都是他林良沅當了,朕還欠了他個人情?”
劉文靜縮了縮脖子,一聲不吭了。
“林良沅要做什麼,朕不想乾預,他隨便做什麼。”李彥說道,“隻要他願意自由貿易。”
說完,李彥看著劉文靜,繼續問道:“徐州傳來消息了麼?”
“臣正要說這事。”劉文靜立刻拿出彙報,“現在已經可以確定,魏軍絕對撤兵了!”
“朕要的是陸康的消息,陸康現在如何?”
“陛下恕罪,臣還沒有打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