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節輕輕地放好倒滿了水的保溫杯,笑著恭喜道:“您這才是真正的躍龍門!恭喜老板,得償夙願!
還是老板您仁義,給新書記送一個新手大禮包!
就怕這位不明就裡,以為自己接手了一個爛攤子啊!到時候他不但不領情,反倒落下埋怨。”
袁書記擺了擺手,有些不以為然的說道:“你有些小瞧天下英才了。連這一點都看不破的人,他也當不了市委書記。”
看著李懷節對自己即將調離的消息,並沒有表露出絲毫的驚訝,袁闊海有些好奇,繼續問道:“我要調走的消息你早就聽到了?”
李懷節笑著擺手說道:“那不可能!我要是早聽到這個消息,那必須要向您彙報求證的,否則就是犯錯誤。
我也是從您最近頻繁帶我出去參加應酬,頻繁地去省城、京城開會這兩點推測出來的。”
袁闊海看著一臉雲淡風輕的李懷節,心中忍不住的欣賞,見微知著,是個聰明人!
“嗯!目前省委已經上報中央,擬任我為星城的市長,現在就等著中央的批複了。你有什麼想法?”
這是袁闊海在工作中,首次明確了自己要調走和即將擔任的職位。
袁闊海這麼做,除了有對李懷節的欣賞之外,更多的是信任。因為這件事情是有著嚴格的保密要求,而且他本人就是保密受益人。
這場私人談話的重要性對李懷節來說,是毋庸置疑的,這基本上決定了李懷節的未來。
李懷節坐到公事椅上,看著袁書記眼裡的期許,苦笑著說道:“對我個人的前途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為您服務。
而我本人也想要繼續跟在您身邊學習。但是,這會對您的工作造成很大妨礙。因為張漢良書記對我很厭惡。”
袁闊海沉思了片刻,神情漸漸嚴肅起來,點頭說道:“把我的行程往後推一推,擠點時間出來,你慢慢講清楚。”
李懷節帶著回憶,輕聲說道:“三年前,我還在省委政研室工作,那時候張書記還沒有兼任星城市委書記。
在一次研究關於星城發展新定位的會議中,我對省委給出的新定位是持否定態度的。
也有過幾次主張自己的意見,但是,根本沒有引起領導的重視。
所以,書生意氣之下,就在內參上發表了那篇《對內陸核心城市發展的幾點構想》。
在文章中,我首次提出內陸核心城市,要做好迎接沿海低附加值產業轉移的準備。
依托這幾波產業轉移的紅利,切實夯實加工製造的工業基礎,保民生、促就業、謀發展。
以達到中部地區以較低債務,實現快速城鎮化的根本目的。
這和當時張書記倡議的星城發展定位完全相反。
為此,張書記還單獨找我談話,質問我,‘你知道政策研究室是乾什麼的嗎?’”
袁闊海對這件事情有著很清晰的記憶,因為當時內參上的那篇文章,袁闊海認真讀了不下十遍。
文章裡很多觀念和想法,簡直和他自己的不謀而合。而且,因為專業角度不同,這篇文章在大局觀上比他看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