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整改的風聲一經傳出,何小青們心慌意亂,陳維新們歡欣鼓舞,這些都在劉連山的預估之中。
劉連山之前,之所以不管這些歪風邪氣,不是他不知道這些歪風邪氣的弊端,也不是他不會管、管不了,而是沒時間和精力來管。
現在,眉山縣改市已經走完了最關鍵的一步,通過國務院首肯了,剩下來的都是水磨工夫,並不需要劉連山繼續釘在京城。
這讓劉連山在時間和精力上都有了部分裕餘。
雖然這種程度的裕餘對於搞機關整改這樣一個大項目來說,完全不足。但他招來了一個目前看來很不錯的副書記,能做事,會做事,也願意做事。
那麼,對於劉連山來說,整改工作就要簡單太多了。
他隻要負責開個頭,剩下的事情交由副書記李懷節去抓,能力上李懷節是完全可以的,程序上是完全可行的。
那還不抓緊時間搞起來?!
萬事開頭難!
畢竟這種程度的整改工作,已經觸及到了很大一批乾部的切身利益,和很多部門的自身權益。
想要整頓改革的難度可想而知,反彈的力度之大也是可以想象的。
但,劉連山作為一名老派政客,手段多的是。
比方說,現在這種故意搞反整改推進程序,就是他的神來之筆。
本來在通氣會之前,劉連山作為縣委書記,要做的是在常委會上統一思想認識。
在常委會一致通過整改意見之後,形成會議決議,再來搞這個通氣會。
這樣做不但名正言順,也能讓眉山官場認識到,縣委這次整改的態度是嚴肅認真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某些人的僥幸心理。
這樣中規中矩的做法是穩妥了,但時間戰線會被拉得很長。
尤其是在劉連山目前沒有完全掌控常委會的條件下,被常委會拖上幾個回合是很正常的。
劉連山沒有辦法確定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到底是自己先調走,還是整改先完成。
在這種情況下,霸道一點,提前搞一個規模適中的通氣會,利用三個星期的調查時間,查出組織人事上的違規違紀實際亂象。
這種做法,既給了眉山公務員一個時間不短的心理適應期,也給他下次召開縣委常委會定調處理政策,拿出事實證據來支撐。
更絕的是,這種程序上的一個小小變動,不但為整個整改工作節省了大量時間,也很清晰地對外發出他堅定的整改意誌,很好地打消了某些人不切實際的對抗想法。
劉書記的這個小算盤就差沒頂在腦門上,縣委常委們都能看得明白。
現在就看常委們有沒有要和縣委書記鬥一鬥的膽量和意誌了。
如果嶽湘的處境沒有現在這麼被動,如果關元岷沒有被市委調走,還真有幾名常委有鬥一鬥的想法。
人嘛,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誰還沒幾個親戚要照顧的。
可是目前這個處境,說眉山官場人人自危可能誇張了點,但大家都明顯謹慎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