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在第二天的早上,六七個外地省份的地方官媒上,都報道了眉山市人民醫院跳樓事件。
重點報道了二次跳樓的慘劇,以及眉山市委市政府的後續處理。
大部分媒體的報道還算公正,沒有像《新南方周報》這樣,直接歪到了姥姥家。
這些媒體人都是和秦家有點粘連的。看到老秦家第四代在眉山這裡任宣傳部門的主官,多少都要給秦家一點麵子。
有給麵子的,自然就有不給麵子的。
當然,他們不可能無緣無故地不給麵子。無緣無故地得罪人,這是什麼癖好?
他們是帶著地方政府的任務來的!
這兩個省份一南一北,都對生物發電設備製造這個大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所以,他們的官媒寧願違背《地方官媒宣傳政策》中,地方官媒需遵循“屬地管理”原則,聚焦本地事務的這個規定,也要給李懷節這個項目關鍵人製造壓力,牽扯其精力,好為自己的省份爭取這個項目增加優勢。
這兩家媒體就必須要在這個新聞裡麵挖點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出來。
於是,《眉山發布》上眉山市委處突指揮中心發布的通告、各個當事人的訪談記錄都被他們翻爛了,硬是挑不出有什麼值得報道的東西。
硬要說的話,也就是眉山市這次處突沒有把人文關懷放在首位。
但,一來處突的首位從來都不是人文關懷,是維穩;
二來,這個角度已經被《新南方周報》給搶先報道了。
再來從這個角度報道的話,固然能延伸出一些新東西,但畢竟還是在炒剩飯,意思不大。
怎麼辦?
功夫不負有心人!
這兩家媒體居然還真找到了一個不是爆點的報道支撐點,總指揮李懷節是學經濟學的,處突這種工作,一般的總指揮不都是法學專業的多一些嗎?!
更何況,你李懷節還沒有在任何司法部門工作的經驗,這就是專業不對口啊!
最妙的是,李懷節和宣傳部門沒有任何牽扯,他們也不怕有人在他們身後戳脊梁骨。
既然這樣,那就是你了!
誰叫你如此年輕呢,耽誤你幾年進步,你肯定也不會在乎的!
於是,這兩家媒體都不約而同的把報道視角,對準到遠在京城跑項目的李懷節身上。
這兩家媒體的報道還算彆出心裁。
他們從鎮政府的治保乾事玩忽職守開始追責,一直追到眉山市政法委的監管不力。
然後筆鋒一轉,談到市政法委的副書記為什麼會發生監管不力這種低級錯誤。
然後,他們開始拿這次處突的總指揮、市委副書記李懷節的專業說事。
說乾部年輕化當然是好事,年輕乾部精力充沛,敢做敢為,尤其是經濟專業的乾部發展經濟搞建設,的確是一把好手。
但是,如果讓學經濟專業的乾部,在沒有任何司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總指揮一場突發事件,是不是有些難以服眾?
這個疑問,通過這次處突已經得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