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說整個衡北省的人才儲備都不夠呢?
因為遙感數據應用中心用到的絕大多數人才,都是新型數字人才。
這種類型的人才,在2017年屬於極其高端和稀缺的存在。
對嵋山市遙感數據應用中心這個項目來說,拋開行業應用和維護開發類的人才不說,隻談核心人才,衡北省就沒有,全國也沒有太多。
首先是遙感數據處理首席科學家。
他要負責從大量複雜的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運用統計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知識,進行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算法開發、模型構建與評估等工作,以支持決策和解決實際問題。
這樣的人才,必須要在數據處理和智能運算方麵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行。
至少要精通多源遙感數據融合算法,比方說衛星、無人機、激光雷達等;
而且還要主導過國家級遙感數據標準製定,比方說gf係列衛星數據處理規範。
具備以上經驗的頂尖人才本來就不多。
但是,作為遙感數據應用中心的首席科學家,還必須有成果要求,至少是主持開發亞米級影像自動校正係統的,才能擔任。
這樣的人才,國家能有多少呢?
不足百人!
這還不算,核心研發類的人才還需要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專家和高性能計算架構師。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專家這個門類儘管正在持續加熱,但是高端人才卻是極其稀缺的。
為此,教育部特意新增了35所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專業。
甚至就連華為、阿裡等大型企業,人工智能崗位的薪資水平也要比傳統it崗位高出20。
特彆是高性能計算架構師這樣的人才,資深一點的,在華為的年薪也在100萬元左右;
專家級的除了在薪資上翻倍之外,更多的優勢其實是體現在各種福利補貼上的。
那種福利補貼的幅度,是參照國家正廳級領導來的,其優渥程度可想而知了。
這種專家級的人才要是放在美國,年薪百萬美金隻是基礎,更多的是項目的商業分紅權。
這些尖端人才,不但在我們整個國家是稀缺的,在全世界都是超級稀缺的。
要是國家不給嵋山市好的人才政策,遙感數據應用中心這個項目,根本就做不起來!
齊秋雲說的輕巧,要人!
要知道,那要的人才可都是咱們國家的心尖尖!
李懷節想了想,把自己對遙感數據處理中心人才需求的基本認識,在會上彙報了一遍。
大家聽完之後,都陷入了沉默。
姚一謙聽完之後的感慨很直接,難怪國家一直在提倡高學曆技術型官員了,關鍵時刻要真懂啊!
之前姚一謙也了解過遙感數據應用中心這個項目的基本構成,但就是半懂半不懂的,有些迷糊。
現在聽完李懷節對這個項目的人才需求方麵的闡述之後,立刻閉嘴了,不懂啊!
姚一謙這個搞宣傳出身的人聽完都迷糊,劉連山就更不要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