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逸飛點點頭,說道:“我現在正麵臨著一個選擇,是進體製內的國家級研究所,還是進私營公司,直接服務於企業。
和我爸商量之後,他認為,目前國家級研究所裡論資排輩現象非常突出,擔心我忍耐不住會闖禍。
我擔心進了私營公司,一直在應用層麵乾,那樣能學到的東西真的有限。”
李懷節笑了笑,說道:“學術界的這些現象確實有。儘管如此,要想繼續學習,當然還是得進國家研究所,邊研究邊學習要更好一些。
私營公司再怎麼往科研上投入,它都是要講究產出的。所以,我不認為私營企業會花費巨資去研究一些基礎性的東西。”
可能是袁闊海對袁逸飛打了招呼,袁逸飛對李懷節也不怎麼見外,像這種比較私密的話題,也願意和李懷節聊。
兩人這麼隨意地聊著,還真有了一種久彆重逢的感覺。
袁闊海今天不算忙,畢竟是年初三,初一、初二這兩天都是他親自值班的。
張漢良辭去市委書記之後,市委的日常工作就由副書記趙愛華在主持。
趙愛華這個人在袁闊海心目中的印象很不好。
他工作能力很差,政治定力一般,喜歡隨意打壓下屬,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上層領導身上,是典型的隻唯上不唯實的乾部。
星城市委這一個年過的,亂糟糟。
不要說在廉政建設上有所進步了,廉潔風氣退化的厲害,和市政府的廉潔自律形成了鮮明對比。
搞得市政府不少官員在私底下痛罵袁闊海擋人財路。
這也是袁闊海上任時間不長,威信暫時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要是放在東平市,沒人敢在背後嘀咕他。
不過,袁闊海也不是沒有動作,他準備對市交通局搞整頓。
星城市交通局一年150億丟下去,看得到的成果寥寥無幾。隻有兩條地鐵和另外幾條城際鐵路這些軌道交通設施在建。
這150個億裡麵,有近45的資金都被用作農村公路的修建養護了。
這還不另算公路局的農村道路養護預算。綜合起來,這個養護費用的占比是相當高的。
所以,這裡麵要說沒貓膩,袁闊海根本不信。
而且,對交通局進行整頓,抓手也是現成的。
去年交通局為了全麵提升政府部門形象,搞了一次全局人員大換裝的事。
804人的交通局,哪怕是再加上一些合同工和臨聘人員,也不會超過1000人的一個單位,換裝費用高達450萬。
雖然走的是政府采購招標平台,程序表麵合規,但決策不透明。
350萬的項目,交通局內部開個會就完了,連分管副市長都不知情,這明顯存在著利益輸送問題。
不過,交通部門向來是貪腐重災區,袁闊海也不敢掉以輕心。
倒不是說他袁闊海擔心站在交通局長紀成傑背後的人,一個交通運輸部的普通副部長,還真難不住他袁闊海。
正經是,一旦袁闊海要開始整頓市交通局,這些得了利益的人才要去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