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良的問題不會有人回答他的,但他卻必須要給老書記一個答複。
雖然老領導沒有明著說,這是衡北省委的最後通牒。
可是廉克明卻不是直接找他談話,而是通過老書記向他傳話。那麼這個傳話的性質,就是對他張漢良的最後通牒。
老書記願意幫廉克明傳這個話,就足以說明老書記的態度了。
一時間,張漢良突然感覺今年的這個春天,其實真的挺冷。
他一手撐著沙發的扶手,聲音哽咽地說道:“好的!我會主動向省委、向上級組織提出退下來的要求。
對不起了,老領導!我讓您失望了!”
麵對張漢良的道歉,老書記的心裡其實也很不好受。
張漢良其實就是他政治生命的延續,可想而知,老書記在張漢良的培養上,是下了功夫的。
但,這就是政治。
雖然說“政治就是妥協的藝術”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是改良派的金字招牌和座右銘;但對於改革派來說,這句話就是個屁。
改革派的政治,鬥爭永遠都是主旋律。
不過,這句話是可以這麼說的,在政治鬥爭中,妥協其實是一門藝術。
該妥協的時候,一定要妥協,否則真的會身敗名裂。
讓張漢良自己提出退到二線上,對老書記來說,又何嘗不是他對廉克明的一種妥協呢。
廉書記參加完京城的會議,拜訪了發改委、工信部等幾家部委之後,回到衡北省,已經是第三天的晚上九點鐘了。
張漢良一直等在省委,在第一時間向廉書記提出,自己願意承擔選人用人失察的責任,請省委考慮,同意自己退居二線的請求。
廉克明很認真地看著張漢良,語帶惱怒地說道:“張漢良同誌,我們一起共事也有好幾年了。
我對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是有認識的。今天借這個機會,和你深談一次。
首先,在培養你的時候,黨組織給過你機會沒有?
給了,而且都是非常好的機會。
一個省委的副書記兼著副部級城市的市委書記,不管是在總攬全局上,還是在組織協調上,都能把你的能力展現的淋漓儘致。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這個省委副書記其實就是在等位置,等省長的位置空缺出來而已。
遺憾的是,因為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你的眼界。
在發展經濟這一塊,你實施一係列保守的經濟發展戰略,凸顯了你的經濟發展觀的缺陷;
在三重一大事項的執行上,尤其是在脫貧攻堅這一塊的工作上,因為你的消極作為,導致全省的脫貧攻堅形勢大大落後於周邊省份。
這凸顯了你政治大局觀的不成熟。
有了這兩個重要缺陷,你讓黨組織怎麼重用你?
現在,又鬨出了用人失察這一檔子事,給東平市的經濟建設造成了重大損失。
發生了這許多事,你還覺得,讓你自請退居二線,是衡北省委苛待了你嗎?
你還感覺很委屈嗎?”
都說相交不出惡語。
可廉克明卻偏偏在張漢良自請處分的時候,把他的錯誤毫無保留地指出來,半點情麵都不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