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於怎麼定位一名廳級官員。或者說,你要讓自己當一個什麼樣的廳級官員,你有過思考嗎?”
說實話,對於這個問題,李懷節有過,而且還是通過不同人的觀察比較來進行全麵的思考。
可以說,李懷節對於廳級乾部的政治定位,是有自己的認識的。
但這裡不是他這個學生給答案,讓袁闊海這位老師批閱指正的時候。
因為袁闊海很忙,時間寶貴。
而且,李懷節也不認為,就憑自己那些觀察和思考得來的認知,值得袁闊海浪費時間來點評。
“有過思考,但都是一些有用之用的膚淺認知,當不起您的點評。
袁叔,請您指點!”
袁闊海點點頭,歉意地說道:“我的時間確實很緊張,隻能從最淺顯的數據化比較上,來讓你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首先是數據考核的維度,在相同的維度上做一個數據比較。
先說政治忠誠,在處級乾部的考核權重分配的比例,一般都是30;廳級乾部這裡的比例就變成了40;
第二條是經濟發展,處級乾部的考核權重比例,一般是在35;到了廳級乾部這裡的權重比例就調整為25;
第三條是改革創新,處級乾部的考核權重比例一般都是15,甚至更低;到了廳級乾部這裡,這個比例就變成了20;
第四條是風險防控,處級乾部的考核權重比例隻有10;但是,到了廳級乾部這裡這個比例就上升到了15;
最後是黨建與隊伍管理,處級乾部的考核權重比例是10;廳級乾部的這項考核被直接融入進了前四個維度。
這是組織部門對廳處級乾部考核的最新指標。
你要是能搞明白,組織部門為什麼要設定這樣的考核指標,你就算是對這廳級乾部的政治定位,有了一個正確的方向。
一名合格的廳級領導乾部,他必須是戰略性領導者和製度型改革者,必須成為政策的創造性轉化者和治理生態的頂層設計者。
從處級到廳級,這種級彆上的提升其實是非常難的;而能力上的躍遷就更困難了。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廳官,你不但要有桅杆上的了望者的前瞻視野,更要有製度手術刀的精準改革魄力。
我個人的意思,你黨校結業之後,進省扶貧辦工作一段時間,體會一下自己主導政策、改革製度的艱難。
之後,還是要下基層去。不但要把缺的課補回來,還要給全省、甚至是全國人民一個亮眼的成績。
隻有這樣,你才能對得起黨組織對你的培養。”
袁闊海說到這裡,不等李懷節答謝就匆匆起身,邊走邊叮囑李懷節道:“中央黨校,既是‘加油站’更是‘檢驗場’。
你必須以趕考的心態完成從業務乾部到政治專家的蛻變。
有幾個必須注意的地方,不要空談妄議,要言之有據;
不要功利社交,要熱情坦誠;
不要學用脫節,要理論聯係實際。
就這樣吧,等我喝你喜酒的時候再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