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黃啟明的失落感可想而知。
就在剛才,省委組織部乾部一處的處長王政豪,親自來電話通知他,明天上午的十點鐘,由他親自送李懷節同誌來省扶貧辦任職。
黃啟明作為一名老機關,對乾部一處處長親自送一名主任助理上任的做法,有些不理解。
這不符合慣例。
因為按照一般慣例,像李懷節這樣的副廳級主任助理,在接到調令之後,都會先聯係他這個綜合處處長,自行來扶貧辦報到上任的。
上任的歡迎會,也是由他這個綜合處的處長,請示扶貧辦領導,最終由領導決定是不是要舉辦一個歡迎會,舉辦一個什麼規格的歡迎會。
現在,省委組織部決定直接派人送乾部,扶貧辦這裡要舉辦的就不是歡迎會了,是任命大會。
扶貧辦的領導班子,在沒有特殊情況下都是要參加的。
這意味著什麼,在黃啟明想來,扶貧辦裡應該是人人都知道的。
這樣一來,這位還沒有見過麵的主任助理,立刻就在扶貧辦樹立起了個人威信。
想到這裡,黃啟明突然意識到,這應該是省委對衡北省當前的脫貧攻堅局麵不滿意,對省扶貧辦的統籌管理能力不滿意。
於是通過這麼一個小小的送人舉措,很隱蔽地在對扶貧辦主要領導進行施壓。
一想到這裡,黃啟明就隱隱地有些頭皮發麻:脫貧攻堅工作的難度,真的超出了省委領導的預估,是異常艱難。
從貧困人口的認定,到脫貧政策的製定執行,最後到負責脫貧政策的落地效果檢查監督,這一整套的流程中,都離不開鄉鎮這一級政府。
又因為鄉鎮乾部在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是扮演著“最後一公裡”執行者的關鍵角色。他們的工作效果和能力,直接影響了扶貧政策的落地成效。
尤其是在今年,中央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指導,這又對鄉鎮乾部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在,各個地方政府對鄉鎮乾部、鄉鎮公務員的使用,還處在野蠻“壓榨”當中,根本沒有考慮到要去破解“最後一公裡”難題。
這也是衡北省脫貧攻堅局麵一直舉步維艱的最大問題。
現在,這個大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出現了新問題,“返貧”!
前幾年脫貧的人口,從去年開始,就陸續出現了返貧現象。
雖然他們返貧的原因各有不同,比方說因病返貧的,受災的、供高中生、大學生讀書的,等等諸多原因。
但,返貧是事實。
怎麼幫助返貧家庭再度脫貧,又是一個很複雜的新問題。
麵對這些問題,是一個三十歲的主任助理有能力解決的嗎?
答案是肯定不能!
這個李懷節,就算有三頭六臂也不能!
而且,這些問題還不能算是最棘手的問題。衡北省脫貧攻堅最棘手的問題,是落後貧困地區的政府執行力問題。
當扶貧資金成為他們給公務員發獎金的基本保證時,黃啟明相信,這些地區的鄉鎮政府,甚至是縣一級政府,都不可能認真落實扶貧政策,狠抓扶貧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