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李懷節,還真沒有跟自己吹牛,爭著搶著做這個項目的單位,真的多了去了。
難怪他這麼有底氣了!
在這一刻,汪誌明回憶了一遍李懷節進辦公室,向他彙報工作的全過程。
終於回過味來,原來,這小子之所以要和自己吹胡子瞪眼睛的,就是想把話挑明了。
也是!
汪誌明第一次承認,如果李懷節不和自己爭執一番,這份項目建議書,以他目前被組織審計的境況,拖到哪天看還真不一定!
這麼一想,汪誌明惱怒的情緒得到了進一步的緩解。他不得不承認,年輕乾部就是想得多。
現在錢有了,項目也有了,為什麼不搞呢?
生意人不跟錢賭氣,當官的就能跟政績賭氣嗎?!
當然不能!
想到這裡,汪誌明又跑到衛生間洗了一把臉,讓自己精神振作起來。
他整理好儀表,拿著手上的這份建議書,直接找到李懷節的辦公室,他要上門找李懷節詳細談談。
說實話,汪誌明不認為自己這麼做很沒麵子。
一番長談下來,汪誌明對李懷節的印象提升的很快,對他的才乾和遠見佩服不已。
要知道,汪誌明可是從基層乾起,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來的正廳級領導乾部。
想要讓這種乾部發自內心的佩服你,不容易,很不容易。
李懷節對汪誌明的印象,自他踏進自己的辦公室,並且毫不見外地坐到自己對麵的公事椅上時,就有了轉變。
畢竟,一個能為了工作,連自己一把手的威信和自尊都放棄的領導,就是再壞,那也是自己的同誌。
自己的同誌啊,當然值得尊重。
所以,兩人不但在動態監測工程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就連對彼此的印象也得到了部分扭轉。
臨走的時候,汪誌明承諾,今天下午就把下一次黨組會的議題通知下去,三天後開黨組會來立項。
這是一個李懷節想要的結果,雖然過程有點不友好,不那麼和諧。
得到汪誌明的首肯之後,李懷節立刻趕往星城的幾所高校,準備就技術層麵上的事情,和他們做進一步的溝通。
當然,李懷節更深層次的想法是,把這個工程發包給國科大、衡大或者南科大其中的一家。
他隻負責提供項目要求和項目建設資金,其他的事情,他沒有時間來管。
這個項目定下來之後,他要開始下基層走訪調研脫貧攻堅現狀。
尤其是衡西地區,他要一個縣一個縣的跑,從具體問題上找政策漏洞,從而做到重新製定扶貧政策。
因為現在全省脫貧攻堅的大形勢,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了所有人,現有的扶貧政策不對頭。
李懷節相信,自己親力親為地跑基層,一定能從基層扶貧乾部那裡,汲取到更豐富的扶貧經驗,聽到更為實際的扶貧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