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陽走出小會議室時,腰背挺得筆直。在他的身後,有兩位專案組成員跟隨著,一起上了曹紅陽的專車。
站在辦公室窗玻璃後麵的武康,把這一幕看得真真切切。
他們這是要去取證啊!
武康在心裡頭暗自感慨了一句,還是大哥看事情看得準!黃誌偉這樣的地痞流氓、王誌宏這樣的警界敗類,出事隻是早晚的事。
果然,還是死了好,死了就牽連不到彆人了。
如果王誌宏沒有“意外”落水身亡,現在著急的可就是他武康了。說一句大實話,王誌宏這個保護傘,不過是他武康的白手套而已。
至於黃誌偉,那就更無所謂了,不過是他武康的斂財工具而已。
反正現在大環境不好,再像以前那樣肆無忌憚地搞錢,肯定會出問題。不如暫時放手,靜待時機到來。
所以,對於曹紅陽帶著省廳專案組去取證這樣的事,武康並不感到擔心害怕。
他隻是有點可惜,這麼好的搞掉曹紅陽的機會,就這樣錯過了。
紅星市雖然這裡天雷勾動了地火,但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結果的。
畢竟,不管是省廳督察室調查取證,還是紅星市紀委對市局的舉報線索進行摸排,都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
9月24日,晚上的十一點鐘。
李懷節走出了自己那間小辦公室,走出了省政府2號院,走向自己的宿舍,準備回去休息。
經過長達一個星期每天加班到一兩點鐘的努力,他終於一個人完成了這篇《衡北省脫貧攻堅三年行動實施意見初稿)》。
這篇《實施意見初稿)》充分依據中央要求“精準扶貧”,通過精心設計,把整個扶貧政策分成了“人”和“事”兩個部分。
在“扶貧乾部”的管理保障機製上,得益於他豐富的組工經驗,搞出了一係列創新措施。
首先是建設強力攻堅隊伍,責任主體是省委組織部。
通過建立精準選派機製、能力提升工程、剛性退出製度,健全衡北省扶貧人才的正循環;
第二是壓實主體責任,責任主體是省紀委建委。
縣委書記要和上級黨委簽訂“三走訪三要求”責任書;鄉鎮書記每月駐村不小於15天,通過gps定位考勤;村級黨組織要出黨員包戶台賬,每月公示幫扶成效;
三是強化激勵保障,責任主體是省委組織部和省財政廳。
首先是政治激勵,累計2年考核優秀的駐村乾部,優先提拔副處級,指標單列;
接下來是經濟保障,偏遠地區津貼每人最高2800元一個月,外加人身意外險保額100萬元每個人;
最後是資源賦權,單筆小於50萬元產業項目,由駐村工作隊直接審批。
李懷節相信,抬高駐村乾部的政治地位,能讓這些長期在扶貧一線奮戰的同誌們感受到尊重;
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能幫他們化解一些家庭矛盾和後顧之憂,讓他們能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
一個顛不破的真理,所有的事情都是人來做的。隻要把扶貧的隊伍管好、帶好,這一場注定載入全人類史冊上的脫貧攻堅戰,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當然,李懷節也不可能因此就對“事”的政策製定有所偏頗。事實上,他對“事”的實施推進體係建設更加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