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李懷節的批評,顧濤並沒有慌張,也沒有著急解釋。
他身體前傾,認真地請教道:“領導,您是指‘綱要’這個詞用的不妥當嗎?”
在看到李懷節點頭確認之後,顧濤接著解釋道:“我們選這個詞的本意,就是在突出這份文件的指導性、不可變化的屬性。
很顯然,各個縣區的具體情況,和我們調查得來的數據一定會有所出入。
所以,當他們拿到這份發展計劃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怎麼完成文件上的任務部署,而是想著怎麼修改政策。
現在,這份文件被冠上‘綱要’一詞之後,想更改任務部署就要認真考慮值不值得的問題了。
因為他們要是真敢修改,那就是在犯政策錯誤,是要被追究行政責任的。
當然,我們隻是從行政效益、履行完整度這兩方麵考慮的。
肯定有不當的地方,還請您指點!”
顧濤的這個說法成立嗎?
當然成立!
好經念歪了的事情,多了去啦,數不勝數。
但,這個理由在這裡不成立。
因為這份文件到現在還隻是個雛形,距離最終版本還有三大步驟要走。
第一個步驟,是李懷節要召集各個縣區的分管領導,征集他們的意見建議;
第二個步驟,在走完第一個步驟之後,這份文件要上市政府黨組會討論通過;
第三個步驟,在市政府黨組會上討論通過之後,因為投入資金已經超過3億元這根紅線,屬於“三重一大”事項,必須上市常委會進行討論通過。
隻有走完這三步,才是定稿行文施行階段。
這三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有修改的可能性。所以,如果用“綱要”這個詞,就會嚴重削弱這份文件的嚴肅性。
考慮到這一點,李懷節雖然承認顧濤和林深的擔憂很有道理,但他還搖頭說道:“是否要用‘綱要’這個詞,我會在市委常委會上提出來,由市委來決定!
目前,還是用‘規劃’、‘計劃’這類的中性詞要嚴肅一些。
這份文件內容很好,可以直接拿來在縣區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大會上,供各個縣區的領導討論。
接下來,你要會同林深同誌,把縣區領導大會組織準備起來。
你知道的,我們的時間很緊張。
我隻有一個要求,現在草擬的這份文件,必須要在今年的12月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到每個縣區。”
麵對李懷節這種以結果為導向,倒逼進度的領導,顧濤很清楚,自己必須要非常忙才行。
但是,這種忙讓顧濤的內心非常踏實。
顧濤很清楚,隻要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得到李懷節的認可,他是一定不會埋沒自己的。
而且,從今天李懷節的談吐來看,自己去將軍縣當副書記應該是沒機會了。
但是,一個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的職務是板上釘釘的事。
自己一名普通的副處級副主任,下到縣區能有一個常委身份,其實算得上是進步了。
一般來說,像自己這個辦公室副主任下放縣區,能爭取到一名普通的副縣長、副區長,就算是結構性進步了。
現在,自己居然能成為縣委常委,這當然是一次不小的進步了!
這也讓顧濤更有乾勁了。
顧濤剛剛出去,秘書向謹言領著司機老張走進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