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話的內容也沒有出乎方興華的預料,總體上都是金氏兄弟叛逃出境的那些事。
不過,李懷節對省委調查組的調查方向有疑問,調查組說好是來調查金氏兄弟叛逃的事情,怎麼查著查著,就到自己這個受害者頭上了?
“方部長,省委是不是很為難,需要我這個縣委書記在這場政治事件中承擔起責任來?
如果是,您直接對我說一聲就行。我個人的檢查檢討隨時都可以遞交到您這裡來,就不麻煩調查組的同誌這麼辛苦了。”
方興華被李懷節這句話給頂得,很不舒服。
方興華很清楚,李懷節說出來的話可不是氣話,他應該是真有這方麵的考慮。
政治責任的處理,一般和認識態度的好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黨內乾部處理原則,講究的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任何脫離了這一原則的處理行為,都是打擊報複,屬於彆有用心。
在衡北省委,誰也不能對李懷節進行打擊報複。紅色專檔的後備乾部,中組部當然盯得緊。
柳奇誌主導的調查組,現在的調查性質已經跳出了叛逃事件本身,調查方向出現了嚴重偏差,開始對李懷節進行打擊報複,這是典型的沒事找事。
方興華得知乾部二處調查組偏離調查方向,搞打擊報複的事,是在今天的下午。
方興華作為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當然可以隨時叫停柳奇誌的調查。
但是,現在省委組織部的政治環境,和當初方興華是常務副部長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政治從來都要講究平衡。
當初方興華還是常務副部長的時候,乾部一處處長的任命權,可是完全掌握在他手裡的。
這一點,就像現在的程文謙,一處這個關鍵處室,必須牢牢掌控在常務副部長手裡。
至於接下來的乾部處室領導,基本上都是由省政府領導推舉產生的。
方興華身為省委組織部的部長,對這些乾部處有使用權和管理權。對這些崗位的任命,一般來說,是不會插手的。
否則真的會打破省委和省政府之間的微妙平衡。
柳奇誌這個人,雖然是已經退居二線的張漢良的人,但在省委常委會上,推薦他擔任乾部二處處長一職的人,卻是省長程雲山。
由此可見,張漢良退下去的權力空白,省委書記廉克明並沒有前往占有,而是被程雲山繼承了一大部分。
這種事情很常見,官場如流水,態勢總是在變化的。
方興華沒有及時叫停柳奇誌的調查,並不是他畏懼省長程雲山的權勢。相反,他是在等柳奇誌犯更大的錯誤,好一舉將他拿下。
雖然柳奇誌的組織能力很不錯,也很務實,但他的功利性徹底暴露了他的道德水準。
這是方興華非常擔憂的事情。
一個自身道德水準不高,底線低下的組織乾部,對乾部隊伍加速變質的影響是很大的。
組織乾部沒有一點“人梯精神”,沒有“捧人上梯,甘居梯下”的職業倫理,他是乾不好組織工作的。
更何況是對全省乾部隊伍都有巨大影響的乾部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