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村旅遊開發項目的討論會上,氣氛壓抑得如同暴風雨前的天空,讓人喘不過氣來。小強、丁零、翠翠與林總團隊圍繞著開發進度和投資分配的問題,已經僵持了很久。
林總坐在會議桌的一端,手指有節奏地敲打著桌麵,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耐煩。她穿著一身剪裁精致的黑色套裝,頭發盤得一絲不苟,妝容精致卻難掩眼中的疲憊與強勢。林總身旁的一位成員忍不住開口道:“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這種規模的項目就應該速戰速決,你們的顧慮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會嚴重拖慢進程,錯過最佳時機。”說話間,他還不時地看看林總,似乎在尋求她的認同。
小強深吸一口氣,儘量讓自己的語氣保持平靜:“平安村情況特殊,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地方的模式。我們得充分考慮村民的接受程度,不然即使項目快速落地,後續可能因為各種問題難以持續發展。”他的眼神堅定,直視著林總團隊的人。
丁零也趕忙在一旁附和:“是啊,旅遊開發是為了讓村子長期繁榮,而不是短期的利益。我們需要為平安村的未來負責。”她微微皺著眉頭,臉上滿是認真。
林總輕輕抬了抬下巴,眼神犀利地看著小強他們,緩緩說道:“我明白你們的想法,但市場不等人。時間緊迫,錯過當前的市場窗口,後續競爭會更加激烈,投資風險也會增大。我們不能因為一些所謂的特殊情況,就猶豫不決。”她的聲音很穩,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強看著林總,試圖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一絲鬆動的跡象,繼續說道:“林總,平安村的村民大多靠種地和打零工為生,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如果我們操之過急,可能會適得其反。”
林總微微皺眉,似乎有些不滿小強的堅持:“我也是從底層摸爬滾打過來的,我知道村民們的顧慮。但我們是在做商業項目,不是做慈善。我們得權衡利弊,追求利益最大化。”
隨著討論的持續升溫,雙方誰也無法說服對方,陷入了漫長而艱難的爭論。
與此同時,村子裡的村民聽聞了這次討論中出現的分歧,原本高漲的熱情也逐漸被擔憂所取代。
在村子的老樹下,一群村民圍坐在一起,麵色凝重。一位年長的村民吧嗒著旱煙,憂心忡忡地說:“這開發的事兒,聽起來就不踏實。兩邊意見不合,到時候會不會搞不下去啊?咱們可彆折騰半天,啥都沒撈著,還把好好的日子給毀了。”
另一位年輕村民也附和道:“就是,本來想著能過上好日子,現在這麼一鬨,心裡沒底了。”
人群中一位婦女也忍不住說道:“聽說那個林總以前是做三陪的,不知道靠不靠譜啊?”
這話一出口,周圍的村民們頓時炸開了鍋。
“啊?真的假的?那她能把這項目做好嗎?”
“哎呀,這可怎麼辦?彆到時候被她坑了。”
村民們的擔憂情緒在村子裡迅速蔓延開來,一些原本積極支持旅遊開發的村民也開始動搖。
回到住處後,小強、丁零和翠翠疲憊地坐在桌前,麵麵相覷。翠翠有些沮喪地說:“怎麼會這樣呢?明明是為了村子好,怎麼就談不攏呢?”她輕輕地歎了口氣,眼神中滿是無奈。
丁零也歎了口氣,說道:“大家出發點都是好的,隻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我們得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既滿足林總團隊對速度的要求,又能保障村子和村民的長遠利益。”
小強揉了揉太陽穴,思考片刻後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先列出雙方的核心訴求和底線,再從中尋找平衡點。比如在哪些項目上可以加快進度,哪些項目需要穩紮穩打,分階段推進。”
丁零和翠翠聽了,都覺得這個辦法可行。於是,三人立刻行動起來,將之前討論中的各種觀點和訴求一一梳理,試圖找出一個能讓雙方都接受的解決方案。
然而,就在他們努力尋找解決方案的時候,又一個問題出現了。村裡部分村民由於對旅遊開發前景的擔憂,再加上對林總的傳言,開始自發組織起來,準備聯名向林總團隊和村委會施壓,要求停止當前的開發計劃,除非能給出讓他們完全放心的方案。
小強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急如焚,立刻趕到了村民聚集的地方。
“大家先冷靜一下!聽我說幾句!”小強站在一塊石頭上,大聲喊道。
村民們看到小強來了,稍微安靜了一些。
“我知道大家有顧慮,但我們和林總團隊都是為了村子好。雖然現在有一些分歧,但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小強誠懇地說道。
一位村民大聲說道:“小強啊,我們也想相信你,但是那個林總,聽說她以前的名聲不太好,我們能放心把村子交給她嗎?”
小強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村民們會因為這個原因而抵製項目。他連忙說道:“大家不要聽那些沒有根據的傳言。林總雖然可能有過一些不尋常的經曆,但她能走到今天,肯定有她的能力和本事。她對這個項目也是很有誠意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是,村民們似乎並不買賬,依舊議論紛紛。
就在這時,林總突然出現了。她靜靜地站在人群後麵,聽著村民們的話,臉上的表情很複雜。
過了一會兒,她慢慢地走上前,看著村民們,輕聲說道:“大家說的沒錯,我以前確實是做三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