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一路朝東,竟然是朝花旗鎮方向開去。
孟主任家是花旗鎮的?
不過開了10來裡,車子並沒有朝鎮上駛去,而是往北。又走了幾公裡,汪校長才說:
“這就是流到花旗鎮那條河,你們兩個知道嗎?”
我和少澤往外麵看,果然右側有條河。
我問:“校長,這條河是縣城流下來的那條河嗎?”
汪校長說:“這條不是,這條河叫穀水河,在下遊與秦水河在花旗鎮彙合。孟主任其實也不是真正的花旗鎮人,也不是我們秦水縣人。”
“啊?他是哪裡人?”
“老家是外地的,好像是東北吧。”
於是,汪校長才介紹起孟主任的情況。
孟主任的父親是外地的。解放後,這穀水上遊要修一個發電站,許多外地人就來到穀水修電站。這些外地人以後就長居下來,後代就稱自己是【電站人】。
所以,他們與上秦、中秦,下秦,秦水……哪個縣都不沾邊,但一個人總不能說是【電站】人吧。電站隻有幾百人。
搞工作嘛,總要幾個家鄉人支持。所以,他們說是我們秦水縣人。秦水縣人也認同。畢竟電站處於秦水境內。
“哦——,這樣啊。”
車行四五公裡,終於來到一座電站。
電站處於峽穀之中,但電站的房子,辦公樓卻與周邊不同。下了車,聽到的口音不像普通話,但又有普通話的味兒。
我對本地的情況不了解,不知道花旗鎮還有這麼一塊【飛地】,一群外地人生活在這裡,過著與周圍農村完全不同的生活。
顯然,汪校長曾經來過,帶著我們走向山坡上的一棟樓。那樓不高,隻有三層,到了第二層,他就帶我們往東走。
敲敲門,裡麵出來一個人開門,原來是孟主任的夫人。
她高興地說:“校長你也來了?”
汪校長說:“來看看老爹老娘。”
“快進快進。”
我們進去,孟主任到門口迎接。他笑道:“喲,校長,少澤,哎喲,還有曉東也來了啊。快進來,快進來。”
一行四人進門,汪校長給孟主任的爹娘請安,我們也上前說老人家好。
孟主任說:“到陽台上坐。”
他領著我們來到陽台上。
這個陽台太大,陽台中間還架著一把大太陽傘,東邊一條長條形桌,兩旁擺了兩排吊椅,北邊有一張圓桌,擺了一些滕椅。
他領著我們到圓桌邊坐下。夫人泡茶,拿糖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