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站設在市委機關一棟兩層小平房內,那棟小樓裡還有什麼老乾部局、直屬機關黨委之類的單位。
我走到【秦江日報記者站】的匾牌處,敲了敲門,一位三十五六歲的男子打開門。
我說:“葉站長是吧?”
“對對對。”
於是,我們雙方熱烈握手,連搖了六七八下,我又向葉站長介紹了張行遠。
他招呼我們坐,接著泡茶,發煙。
雙方寒暄幾句,葉站長才轉入正道,說道:
“我以前一直在要聞部工作,這次社裡要我來四市。
來四水,我是兩眼一抹黑,所以先過來結識幾個朋友,以後,你們要多幫助我啊。”
我說:“站長謙虛了。不過,以後用得著的地方,你儘量召喚。”
客氣幾句,三人互相交換了名片。
聊了一陣,我就說邀請他吃個晚餐。
他也爽快:“行。我也跟你們熟悉一下四水風情。”
記者站又有一輛吉普,我坐前麵帶路,車子就開到了四水賓館。
上到二樓餐飲部,一位服務員款款上前問道:“有預訂嗎?”
我搖搖頭,說:“安排一個十人以內的包廂吧。”
三人到包廂坐定,我對張行遠說道:
“你去通知周慧、少澤,還有文化局譚軍,你記一下他辦公室的號碼。”
說罷,我報了譚軍的號碼,張行遠就走出去了。
進來一個服務員給我們倒茶,等她出去之後,我問道:
“王利川回去之後,現在乾什麼呢?”
葉站長說:“在發行部當副主任。”
我試探著問:“他應該有關係吧?”
葉站長笑道:“對,他跟我們社裡一位副社長關係相當好。”
我明白了,笑笑。
葉站長向我問起四水的情況,我很官方地向他介紹了一番。初次見麵,我隻談些地理地貌,風土民情。
記者是個接觸廣泛的職業,初次接觸,不要跟他談論人物。就是熟了,說話也要注意分寸。李老告訴過我,餐桌上多講笑話。
最好是講笑話。
葉站長想了解一些市裡領導的情況,被我避開了。我笑道:
“我也是才參加工作一年多,對領導不熟,隻對我現在的工作稍稍熟一點。
於是,他就問起我的工作。
這正對我的胃口。
於是,談起我們市裡為什麼要創辦這樣一個培訓中心。意義是什麼,培訓的內容是什麼,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