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隻做了兩件事,一是帶譚軍認識了李老。二是背後給我表哥表嫂出出主意。
譚軍好學,經常跑過來,加上行遠也時不時來聚聚。我們三人就成了李老的粉絲。
一個星期總要聚一兩次,聽李老談天說地講人生。
他確實是位不錯的老師。特彆是曆史講得好。讓我們懂得,曆史是現在的過去式,是未來的將來式。
至於我表哥那兒呢,我真的不要操心,因為我有個好表嫂。
表嫂自告奮勇上蒸菜館求職。理由是老公在江左當建築工人,她在這邊沒事做,彆的服務員發兩千,她隻要一千。
老板高興,覺得我表嫂長得漂亮,人又誠實,又同情鄉下人進城打工不易。說表態讓她實習一個月,工資一千,符合要求就加到兩千。
像我表嫂這種人到哪裡都吃得開,於是,她就當上了蒸菜館的服務員,開始了端盤子的生活。
表嫂時不時打個電話給我,說些暗語,說有點點進步了。過幾天又說,又有點進步了。
我為她高興的同時,想到了開辦費的事。
開辦就要錢,表哥粗粗地算了一下,說要起碼要十萬。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盼我投資了。
十萬看起來是個小數,但放在1995年,對我們來說都是筆大錢。
我表哥很大方,說三一三十一。你出三萬,他們兩口子出六萬,先弄起來再說。
這三萬對我來說,按當時的工資水平,我隻有500多塊一月,加上獎金,一年不過八九千,還有吃飯穿衣應酬。一年能省下五千塊就是個最大的勝利了。
而且需要一個五年計劃才可以還清。
我把能借錢的人輪了一遍。
最後是有錢的不合適。沒錢的更不用說。
比如旭哥。他會問我借這麼多錢,是家裡要建房子嗎?
這個謊不能撒,他與我一個地方的,還經常送我回家。
其他就是汪校長,他肯定有錢,但是,我考慮到如實跟他說也不妥當。
你有錢賺,也不邀上少澤。這是其一。更嚴重一點的就是批評我,不要去做這種事。
其他就是一些要好的同事,比如聞科長家有錢,卻是老婆當家,不能借。
要就是去銀行借。關鍵的是——我也不認識任何一家銀行的領導,連辦事員都不認識。銀行要擔保,誰給我擔保呢?
輪來輪去,隻剩下兩個人。
一個是陳姐,她絕對有錢。也絕對會借給我。向她借錢,又不跟她外甥女談戀愛,這個不妥吧。
跟她外甥女談戀愛,就向姨媽借錢,這個更不妥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