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嫂到處張揚,用師父的方法治一治,立馬見效。
第二天,表嫂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說我昨天晚上說得太對了。他們做他們的生意,以後絕不牽扯到我。
把我表嫂這人擺平,我也反思一個問題:與人合作,先看人品。
對親人也不能無原則的幫忙。
比如有些大公司的老板定下規矩:不招親屬——寧可送錢,也不要親屬到公司做事。
接下來,我也要思考一下陳少華的事。
他不是親人,但是鄰居。
有句話叫【多年鄰居當古親】。意思就是鄰居做久了,也是一門親戚似的。
親戚斷不了,鄰居也趕不走。
說實話,我一廂情願想把少華拉進我的隊伍,少華這人合不合格呢?我也不太清楚。
雖說是鄰居,我比他大六七歲,他小學畢業時,我高中畢業了。然後,我讀大學,參加工作,其實對少華的了解不多。
印象中,他有點貪玩。
既然推薦少華到市文化館去,那麼,就要指導他走正路。思想要正派,工作要努力。以後要成為自己的幫手才行。
跟師父學了這麼多年,我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這個方法就是:從源頭上就要把他扶正。以後。我才可能管住他。
我跟李館長打了一個電話,說我推薦的這個人,可能要八月底才來上班。
至於為什麼,我也跟他透了半句——就是要讓他懂得這份工作,來之不易。
李館長說:“好,我懂你的意思。”
自從我答應可以給少華找一份工作之後,他就每個星期六,或者星期天都跑到我這兒來坐坐。
總是送些水果、小禮品之類的東西給我。
一次兩次,我收下,第三次,我就說:“以後你不要送東西給我了。”
他笑道:“我就買了點水果。”
“我提點東西去彆人家,我要鼓勵你。但我們是隔壁鄰居,就不必這樣客氣。
你今天來得好,有些事,我也要給你透個底。”
他盯著我。
我慢慢地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才說道:
“你的分配,原來人家答應得好好的,但現在有一點點變化。”
他立馬緊張起來,小心翼翼地試探道:“有變化?”
我點點頭:“另外有個領導打招呼,想要把自己的親戚塞進去。而這個單位隻進一個人。所以……”
少華眼睛盯得銅鈴一般,一動不動地望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