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上午,張主任打了一個電話給我,要我過去吃晚飯。
一會兒,蕭市長又來電話:“曉東,跟我到莫林山林場去一轉。”
“要通知胡師傅嗎?”
“不要,你可以叫上你那個同學小張。半個小時後,到辦公室樓下等車。”
接完蕭市長的電話,我心想,蕭市長怎麼特意關照起張行遠來,主動提出要行遠一起隨行,他難道要考察一下行遠?
我忙敲行遠的門,他還在睡懶覺。
聽到敲門聲,他蓬頭垢臉地打開門。
我說:“快洗臉穿衣,蕭市長要你和我一起陪他上莫林山。”
“要我去?”
“對。快點。”
行遠馬上去了洗漱間,我坐在那兒,拿起書桌上的一本書——《能靜居日記》翻起來。
讀了前言,才知道是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寫的日記。
他洗漱穿戴完畢,出來就問:“你吃了嗎?”
我點點頭,他泡起了方便麵。
我才問道:“你這本書從哪兒買的?”
“不是買的,譚軍借給我的。”
“譚軍喜歡看這種書?”
“喜歡,上下兩冊,這本我快看完了,你喜歡,過一天就拿去。等我看完第二冊,再把那本借給你。”
他吃方便麵,我就看書。
翻了幾頁,我就喜歡上了。說道:“你抓緊看完就借給我。”
等行遠吃完,兩人動身。
我問:“你怎麼喜歡讀那種書呢?”
“譚軍推薦的,他說作者趙烈文是曾國藩的幕僚,日記中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人和事。”
“日記應該相對真實,但不會絕對真實。”
“不,這冊日記的絕對真實度,因為作者沒給任何人看過,臨死前,作者把它藏在自己家的夾牆裡,叮囑子孫七十年後取出。”
“為什麼是七十年後取出?”
行遠回答道:“日記裡記錄了趙烈文與曾國藩一次極其私密的對話。1872年,他們晚上談了一次心,曾國藩問趙烈文對時局的看法。
趙烈文直爽地說,不出40年,清朝必滅亡。結果真被他說中了,1911年武昌起義,清朝完結。”
我吃驚地說:“這個人膽子也太大了吧,非議朝廷。”
行遠笑笑:“你背後就沒有非議過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