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上班,張書記那兒,幾乎沒有我什麼事,他叫了幾位常委來談話。
通常來說,常委以上的領導,張書記有時不會安排我通知。
好幾位領導先後進去。好像是開個會議似的,不過,蕭書記沒來。
我依然是泡茶。
我總結出了一套方法,第一個常委進去,我進去泡茶。考慮到如果有第二,第三個還會來,我就在外間泡好茶。
等常委級彆的人再進來,我就在外間端一杯茶給他。讓他自己帶進去。
因為我老是出進,影響他們談話。
進去了三個領導,分彆是秘書長、組織部長,宣傳部長。
他們在裡麵一談,半個小時沒出來。我猜想,應該是與機關作風整頓有關。
他們整整談了一個小時,這三人才一起走出來。
當秘書就是如此,你好像天天在領導身邊,但領導找人談話,你是一點內容也不知道。
這時,桌上的電話響了。我一接聽,原來是教育局曾局長問書記在不在辦公室。
“在。你過來吧。”
“你幫我通報一下。”
我推開門,說道:“書記,教育局曾局長想過來彙報工作。”
書記點了點頭。
電話沒掛,我拿起話筒說:“可以過來。”
放下電話,我就推理——汪校長一定到教育局作了自我檢討。甚至自己提出願意受處分。但是,這個事,曾局長做不了主。
一中校長是正縣級乾部,教育局可以表揚他,發個什麼先進工作者的獎牌給汪校長,這個,局裡完全可以做主。
唯獨處分汪校長,這個教育局不能做主,必須向上級領導彙報。
不用說,曾局長就是為這個事情而來的。
這杯茶,我一定要好好泡。
曾局長祖父是種茶的,他對茶道非常內行。茶葉產地的海拔高低,土壤如何,他品得出。有人開玩笑,稱他茶博士。
而我正好有好茶。上次,黎永誌送了幾斤莫林山茶葉給書記,也送了一斤給我。
這是林場員工種的,叫自用茶,也沒有什麼包裝。
等曾局長進來時,我馬上用自己的茶葉,泡了一杯茶送進去,輕聲提醒道:“新茶。”
然後再給書記添了茶水,退出。
他們談了20多分鐘,曾局長才出來,笑道:“你那茶葉哪兒買的。”
我說:“莫林山種的土茶,下次送你兩斤。”
曾局長走後,蕭書記進來了,我再泡了一杯【新茶】端了進去。
他和書記談十來分鐘,就走了出來。
我望了他一眼,他微微笑一下,走了。
雖然,我不知道張書記頻繁見人,談的是什麼內容。但我知道,所有的來人,綜合到一起,就是為了李老師這件事,了解情況,征求意見。
雖說李老師隻是一個普通老師,甚至連老師都談不上,在秦水一中是圖書管理員,到了四水一中仍然是圖書管理員。
但他是汪校長的妻子,這件事處理不好,反對派就可以大做文章。
等蕭書記走後,辦公室總算平靜下來。好久都沒有人來。
這時,手機鈴聲響起。
“忙嗎?”
我一聽就是張文傑的聲音。
這是句暗話。
如果我不忙,證明張書記沒見下屬。如果我忙,證明張書記不停地見下屬。
因為我的職責就是泡茶。泡得多,書記就忙。
我說:“現在不忙了。”
“茶藝師來了沒有?”
這是一句戲稱,曾局長會品茶。
“來了,我準備送幾斤莫林山的好茶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