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我就輕鬆了。
麵見孟部長,人事安排也好,招商引資也好,該彙報的事情都已經彙報了。明天就是真正的遊玩。
真正的遊玩,就可以多喊幾個領導信任的人陪同。
我分彆給張文傑和行遠打電話。
張文傑說:“好的,我加上熊老師。”
這說明他在表明一種態度。向孟部長表示,他沒有被那個花枝招展的女下屬的勾引,而是帶妻子出行。
在官場上混的人,每一個舉動都有一層意思。
而行遠呢,在電話裡沒說答應,隻說他馬上來我家。
一會兒,行遠敲門,我把他引入書房。
雨晴送來一杯茶就走了。
行遠問道:“明天能不能加一個人。”
我問:“什麼人呢?”
“我們市三中的一位教導主任,他想當副校長,一直想認識孟部長。”
我搖了搖頭:“最好是不帶。我喊你和張局長,可以不要征求孟部長的意見,因為經常在一起。你喊一個陌生人加入,這就一定要征得領導同意。”
他點點頭:“哦,我以為摻一個人到裡麵無所謂呢。”
“我們自己出遊,你帶兩個,他帶三個,那個無所謂,還可擴大社交麵。但是,你想想,領導需要向下擴交社會麵嗎?他需要的是向上擴大社交麵。
遊玩就是放鬆,甚至開開玩笑。你還帶著一個他不認識的人,又是一個有求於他的人,大家說話都不方便。那個教導主任,你一定要幫他,就帶到部長家裡去推薦吧。”
行遠點點頭。
我說:“這就跟吃飯一樣,人不帶人。我隻邀請了你,除非你帶謝燕,其他人就不要帶了。”
他尷尬一笑:“我想是想到了這點,但想到孟部長比較隨和,所以來征求你的意見。”
我說:“當然不是絕對的啦,能給孟部長帶來好處的人,你可以帶。比如人家要來四水投資,你可以介紹給孟部長。人家的親戚在省直部門負責,中央機關工作,你可以介紹給孟部長認識。
領導培養你,就是你能幫助他。你老是麻煩他。他培養你乾什麼呢。跟你父母一樣,不斷地幫你,最後老了,你能幫父母。”
行遠的臉唰地紅了,連忙說:“對,對。你說得對。”
我安慰他:“我不是說你不能幫人,就是場合不對而已。”
行遠走後,雨晴進來問道:“行遠找你有什麼事?”
彆人,她可能不會問,但行遠,她會問。同學加鄰居嘛。
我便說了一遍。
雨晴笑了:“那你要多教教他。以前我爸當書記,凡是我媽帶陌生人到家裡來,過後他要反複問,這個人有什麼事。
因為有些事能做到,他為了我媽的麵子,就要幫一下人家。但是,做不到就要及時拒絕。
所以後來,我媽帶人到家裡來,先要向我爸說一下。如果人家僅僅來做客,他就很熱情。”
我笑道:“這就叫見識。我給領導當過那兒久的秘書,發現了一條原則。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來找,不行的就要及時拒絕。
你不拒絕,他今天送點東西,明天又送點東西,你最後說辦不成。他就生怨恨。所以,我後來總結了一條經驗:
不熟悉的人都覺得領導都不好打交道。因為他總是直爽地問,你有什麼事?”
舒雨晴笑道:“郝秘書,這幾年秘書沒有白當。有些人也說我爸不好打交道。如果他天天說好好好,我幫你了解一下,我幫你打個打呼。那麼就不要休息了。家裡天天會擠滿人。”
我說:“行遠是個好人,但不會動象棋。以後,我要邊動象棋邊教他。當領導跟動象棋一樣,動一著棋,你要想到連鎖反應。”
雨晴問:“你跟誰學會動象棋的呢?”
“李又白,就是我平常跟你說的師父,他以前住在對門。”
她說:“現在住省城去了,我對你師父也好奇,你說說他。”
我點點頭,說起了往事。
雨晴聽得非常認真,時不時插幾句話。最後她說:
“下次到江左,你一定要帶我去拜訪你師父啊。”
我點點頭:“我師父的不一定全對,但百分之九十是對的。人才有多種,有一種人叫智囊。要他上陣去打仗,他不一定能打贏。
因為他教彆人是把好手,自己打仗,統治下屬的能力可能不行。”
雨晴說:“智囊要找對人。比如諸葛亮後來遇上劉禪,多少智慧都沒有用。”
我說:“對。一定尊重有智慧的人。比如我以前的那位,她看見我師父就討厭,總是說,他要是厲害,怎麼隻當了個打括號的處級乾部。”
雨晴笑笑,說道:“你不要給我打預防針,你師父就是我師父,我會尊重的。”
我說:“教人當官的人,不一定自己能當官。”
雨晴說道:“多的是呢,當官用人就是用人所長。我有個直覺,謝燕去當官比行遠要強。”
我哈哈大笑:“你看得準。他家很多事情都是謝燕這個潤滑劑在維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