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前,我和蕭書記透露了這次請客的目的。
他點點頭,表示清楚了。
桌上一共12人。
除了蕭書記帶了一個司機外,其他人都沒帶專職司機,劉校長、任書記都是夫人開車。孟部長夫婦由陳秀敏開車,我由雨晴開車。
女同誌剛好占了一半。所以是既上白酒,又上紅酒。
每人麵前都擺了一小碗豆腐腦。
蕭書記說:“高山有好水,這個山上的豆腐腦有三個特點:一是細膩,二是嫩滑,三是入口即化。大家嘗嘗。”
吃東西我有經驗,不會立即吃,先看彆人是怎麼吃的。
這時,隻見劉校長給夫人舀了一小勺白糖放到豆腐腦裡,我才知道,轉盤上有三個白糖碗,是用來調豆腐腦吃的。
大家在豆腐腦上撒些白糖,開始吃。
眾人稱讚,確實嫩滑無比,入口即化。紛紛稱讚,這山上的豆腐真的好吃。
吃了第一碗水豆腐,兩個服務員把小碗收走,換上另一隻小碗,給大家分湯。蕭書記說:
“這就是山上的鮮蘑菇,野生的,每天都有采。”
大家就說:“平地很少有鮮蘑菇。市場上的都是人工培育的。”
蕭書記說:“有首詩是什麼去了,就是指平地和山區的季節有差彆。曉東說說。”
我搖搖頭,說:“不知道。”
劉校長才說:“我知道你是一時記不起了,就是白居易寫的兩句詩——人間四月芳菲儘,山寺桃花始盛開。”
蕭書記說:“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還是校長有水平。”
大家說說笑笑。桌上氣氛很好。
這時,桌上已出三四個菜了。蕭書記站起,端起杯子,其他人也站起來。
蕭書記說道:“今天沒有彆人,基本上是家庭式聚會。劉校長伉儷出席,任書記夫婦、孟部長夫婦,還有曉東兩口了,秀敏,不是我的領導,是我的同事朋友。
大家歡聚一起,我和淩老師就敬大家一杯。”
眾人舉杯,男的一口飲了,女同誌喝紅酒,就是喝一小口。
蕭書記開了頭,接下來,他就單獨敬。從劉校長開始,敬了他們夫妻兩人,再敬任書記夫婦。
孟部長站起來,說:“書記,你坐你坐,我們兩口子等會來敬你們。”
蕭書記才沒有繼續敬下去。
酒桌上是最講規矩的。同一個層次的人,才互相敬酒。所以,第一輪是蕭、任、孟以及夫人之間的敬酒。
第二輪是我和雨晴上前敬各位領導和夫人。
第三輪才是陳秀敏上前。陳秀敏喝的是紅酒,領導們也沒為難她。都跟她碰一碰。很優雅地抿一口白酒。如果沒帶夫人,那是要為難她一下,一定要她喝白酒的。
酒至半酣,蕭書記就說:“任書記,你到四水就是接替我那個位置,但是,我在四水做得不好。眼睛沒有擦亮,漏掉了一些優秀人才。”
任書記笑道:“蕭書記明察秋毫,怎麼會漏掉人才呢。”
蕭書記說:“郝曉東還是沒漏掉,但他旁邊的那一位,確實漏掉了。”
孟部長立即上前助陣,說道:“書記,你對陳秀敏不太了解。長得漂亮是一回事,但工作也乾得漂亮呢。”
任書記說:“組織部長說工作乾得不錯,說明真不錯。”
孟部長說:“秀敏,再敬任書記三杯,喝白的。”
陳秀敏就上前,端著一瓶白酒。任書記夫人說:“他喝了很多,把工作乾好了就行了。”
陳秀敏說:“我敬書記和您三杯,你們意思意思就行。”
她果然喝了三杯。
我和雨晴上前,說:“我們兩個也敬三杯。你們意思意思。”
孟部長才說:“部長表了態,秀敏,再敬劉校長和夫人。不到劉校長手下讀書,他不把真經傳給你,就是任書記想提拔你都難。”
於是,陳秀敏又敬劉校長夫婦。
反正,這個酒局是為陳秀敏的事情而設,我就儘量不單獨敬酒了。
桌上你來我往,笑語聲聲,很是熱鬨。領導們有時開些小玩笑,我也是陪著笑。
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與領導相處時,特彆是在公共場合。你一定不要顯得你聰明。
所以,你在生活中總是抨擊一些現象。
比如某某某木訥,不會說話,怎麼當上了領導。
其實,人家是鋒芒藏起來。一旦讓他上台,你試試,他是才高八鬥,口若懸河,脫胎換骨,變了一個人似的。
這頓飯,大家吃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