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整個林業部門其實是不支持的。
我在那邊時,還能維持平衡,我走了,林業局班子是一邊倒。”
我想了想,說道:“那怎麼辦呢?醫養中心確實隻能衛生部門管。但離開了莫林山又不行。”
黎永誌說:“遷出來是不可能的,隻有向市長書記反映情況,把醫養中心那一塊地劃歸衛生局。專門作為醫養中心。
林場場部遷到旁邊的那個【天鳥蕩】去。兩家分開,各搞各的。”
我點點頭,說道:“你情況比較熟,天鳥蕩,我印象不深。”
他說:“反正有時間,我們現在去看看吧。”
我說:“好,這確實是個問題。不解決不行。”
兩人下樓,舒展開車,我們就往莫林山而去。
車到莫林山,我對舒展說:“你就在車上休息,我和黎局長走一走。”
黎永誌帶我往左手邊走。
走了一裡多,那兒就是一片工棚。
我一看,這個天鳥蕩確實比較大。隻要稍稍平整,不知可以建多少房子。
黎永誌邊走邊說:
“林場的場部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建的,房子老舊。而新建的醫養中心都是些新房子。雖是共管,人家心裡不舒服。這叫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到這邊建一個新林部,加建幾棟職工宿舍,把醫養中心劃歸衛生局直管,就是兩全其美。
反正都是市裡的單位,誰的思想不通就換誰。場長不同意就換場長,局長不同意就換局長,隻要市委政府同意,就是一通百通。”
我點點頭:“兩家均可得到發展。”
黎永誌說:“應該是三家。上林寺歸宗教局管。三家互相獨立,各自發展。如果都聚在一起,久而久之就產生矛盾。
林場職工看醫養中心辦得好,心裡嫉妒。看上林寺發展得好,林場職工也有意見。”
我微笑頷首,同意他的提議,然後果斷地說道:
“我覺得你這個主意不錯。以你為主,先組織相關人員起草一份報告,然後我們倆直接去找任書記彙報。
之前這一攤子事是由蕭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他來負責協調。蕭書記離開後,自然就輪到任書記來接管。”
他連忙回應道:“其實也不必麻煩其他人來起草這份報告,彆人對具體情況不太熟悉,還是我自己來撰寫更為妥當。”
我笑道:“那就辛苦你啦。”
在山上看了具體地方後,我們一同下山。
當天晚上,回到家後,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陷入了沉思。
我心裡暗自琢磨著:
一個單位確實需要有幾個能乾的人啊。
像陳秀敏那樣的人,她永遠都不會主動去思考這類事情,隻會聽從安排,讓她做什麼就做什麼。
而辦公室的李主任呢,顯然也不是那種足智多謀、能夠出謀劃策的智囊型人物。
回想起李遠山在範明遠擔任局長時的情況,他似乎並未得到重用;
同樣,在花枝芳當局長期間,他也依然未能受到重視。
這充分說明他的能力確實有所欠缺,僅僅是因為資曆較老而已。
如此看來,用人之道並非僅僅取決於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與否,還需要綜合考量其能力和才華等多方麵因素啊。
衛生局一班人,真正可用的,目前就是黎永誌。陳秀敏守成有餘,沒有開拓精神。周冰才來,尚不可知,何仲文分管醫政,馬馬虎虎,夏旭輝連字都不會打,身體也不太好。至於李遠山也是庸常之輩。
不想做事,混混日子,這些人都不錯,但要解決問題,開拓前進,這個班子要慢慢換血。
雨晴見我坐在那兒沉思,說道:
“思想家,可以吃飯了。”
喜歡官場智鬥請大家收藏:()官場智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