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十裡,就是開發區郊外。
車隊在村部停下。早有一班人在等候,這就是村上的乾部,估計是老庾通知的。
這片地方不屬於開發區管。叫坡子鄉坡子村。
大家下車,馬連成立即帶老庾上前,把他介紹給大家,說是辣椒種植大戶老庾。
孟部長倒是親切,說道:
“老庾,這些都是外麵的客人,以及市裡的領導,你帶著大家去看你的種植基地。”
老庾一直做生意的,不慌不忙,說:
“各位領導,我帶路,就在前麵。”
眾人跟在老庾後麵,沿著一條土路往前走去。
此處隻是一個小山包,山包不高,開成了層層梯土,漫山遍野,種植著各種瓜果。
到了一處開闊地,老庾介紹:
“各位領導好,山野上,我種的是冬瓜、絲瓜、南瓜。辣椒呢,我還是試種,沒有大麵積種植。”
大家對冬瓜南瓜絲瓜不感興趣,隻是對這種辣椒感興趣。
大家紛紛蹲下,看這種形狀奇怪的辣椒。
葉總對這種小產業興趣不大,但邵總興趣盎然,不斷地詢問老庾。
老庾對答如流。
辣椒是四水天天要吃的食物,所以,大家的興趣並不像看白石那麼濃,
隻是這種辣椒的形狀怪異,中午吃過,特彆辣而已,所以,大家看看,就往回走。
回到開發區,就上三樓會議室。
工作人員把會議室布置得跟昨天開會一樣,仍然是三位主人要領導陪兩位客人坐上首,其他人坐對麵。
這次是周市長主持會議,譚書記講話。
周市長說:“下午就不介紹情況了,眼見為實,我們聽聽葉總,邵總的意見,大家歡迎。”
葉總和邵總推讓了一回,還是葉總先講。
葉總說:“談兩點感受吧。一是書記市長,以及整個陪同的各位領導非常務實。這一次,我對白石山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對這個項目,我就不多說了。
二是向開發區提點意見,解說介紹還要加強。我是家鄉人,提點意見,領導們不會介意吧?
周市長笑道:“提意見就是關心家鄉,幫助家鄉。”
葉總說:“每一個位置做每一件事,都要條理清楚。不說企業,我就去包公祠,那個講解員就是個包拯研究專家,也隻有20多歲。
我們一行人中有一個人是曆史教授,他不斷地問解說員。解說員是問不倒的。看完,教授說,這裡值得一來。解說員是單位或者企業的門戶。
如果問不倒,什麼都對答如流,客商就有興趣來投資……當然,這是題外話,我也是本地人,為家鄉好,說得不當,請領導們原諒,特彆是要請周書記原諒。”
我不知道葉總為什麼要說這些話,而且毫不留情。
馬上意識到,這一定是孟部長跟她單獨耳語的。
譚書記插話:“葉總是真正來投資的,也是一心一意為家鄉好。如果這樣的意見不能接受,我們就不要招商引資。周林同誌,你們平時是怎麼向客人介紹情況的?”
譚書記興師問罪了。
周林尷尬地笑了一下,回答道:“都是招商科介紹情況,這次,確實準備不足。”
“那你要什麼時候才準備充足呢?一個這麼大的項目,解說的一問三不知。這個人就不要到招商科了。”
書記發威,頓時鴉雀無聲。
譚書記接著說:“葉總非常直爽,這就是為了以後雙方真誠合作。辦企業是相互的,不是玩兒戲。葉總投幾千萬上億資金,不是錢多,而是要賺。
我們呢,就是做好服務,做好協調。四水為什麼招不到大企業,要多問問自己做得怎麼樣。”
譚書記插完話,周市長說:“下麵請邵總講話。”
邵總說:“看了辣椒基地,很有感觸。因為曉東主任提前和我說過這個品種,我在來之前也做過功課。雖然我吃辣椒,但絕大多數廣東人是不吃辣椒的。
廣東人就是自己不吃,隻要有錢賺,這生意也做。我今天生咬了一個,太辣。但是,作為青辣椒的利潤還是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