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四點,孟部長帶我到了譚書記辦公室。
兩人坐下後,秘書送茶,退去。
譚書記說:“任書記打了電話向我彙報了大體情況,因為他下午要去主持一個會議,我先聽聽你們兩位的彙報吧。”
孟部長說:“自從你上次拍板,升格為市委市政府舉辦,形勢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本地籍外地企業家紛紛要來參與。具體情況,由郝曉東同誌彙報吧。”
我把情況彙報了一遍。著重提出三點參考意見。
一是本地在外的企業,要儘量讓他們參與。
二是節目時間過長,是否妥當,個人認為也行,畢竟是節假日,小年之後基本沒有工作了。
三是晚會結束,邀請主要領導上台接見演職人員。
譚書記說:“孟部長,你發表意見。”
孟部長說:“我個人的意見,士氣可鼓不可泄。在外企業家樂於參與,四家單位廣大乾部職工踴躍上台,這就是難得的士氣。
我建議,時間長一點沒關係。我們要堅持看完,而且全體常委都要到場,要請假的,必須跟你書記提前報告。
人家的熱情參與,我們連看的熱情都沒有,談何以後與人家接洽,商談?”
孟部長談到這裡,就表示談完了。
我內心很佩服孟部長,他是真敢說。關鍵是說在點子上——是啊,人家滿懷熱情出演,你們當領導的連多坐一個小時都嫌長。言下之意,你們招什麼商呢?
譚書記點了點頭,說道:“老孟啊,你說得非常對。外來節目應該全部上,至於本地節目,水泥廠,智維科技是半客半主。也應該上。
我們自己的節目的呢,也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隻是注意一點,同類型的節目注意不要太擠。比如都是群舞,太多了就視覺疲勞。可以換點相聲小品魔術。”
孟部長說:“這個,曉東也跟我提了請求。就是提前篩選一下。”
譚書記問我:“怎麼提前篩選?”
我笑道:“四個單位的節目在陰曆的十二月十八日,全部彩排一遍,由評委組先看一次,一些特彆差的節目,就篩下來。
但是,彩排那天晚上跟正式演出差不多。四個單位的人,加上家屬到場觀看。即使沒有參與正式演出的節目,在彩排時也表演了一次。
他們的辛勤勞動,也得到了部分人的欣賞。從而,落選節目表演者也達到了心理平衡,一是花了時間,還是終於上了台。二是與人家比,還是有差距。”
譚書記點頭道:“對,這個好。”
孟部長說:“既然書記同意了。我們就不變了,按這個思路加緊排練。”
書記站起來,和我們兩個握手。
出了書記辦公室,我對孟部長說:“還到您辦公室坐一下,有些具體事再詳細彙報。”
他點頭。
我跟著孟部長往組織部走。
到了他辦公室,我彙報道:
“有些事情已經確定下來,有些事情沒有最終確定,在這裡向您一並彙報。好讓您心裡有個底。”
他點點頭。
秘書送進一杯茶,退去,關門。
我說:“已確定,應該彙報的事是兩件。一是原來檔案館副館長雷館長,他女兒在省劇團,我邀她參加這次演出。她提早回來了,從明天起就幫助指導排練。
二是上次你見到過的那個柳鎮長,從這邊看了之後,準備大種辣椒。因為開發區這邊,除了老瘐,沒人願意種,我想從外麵先發展,推動本地辣椒行業的興起,所以定了一個《種辣椒》的節目。
而且這個節目,由我自己執筆,放在最後壓軸。”
孟部長來了興趣,問道:“你創作的思路是什麼?”
我說了一遍。
他笑了:“不要太全麵了。萬一省總工會聶主席看中了你,要把你調去當總工會的宣傳部長,那就……”
我也知道他在開玩笑,笑道:“堅決不去,永遠在部長手下工作,既愉快又有成熟感。”
他說:“不確定的有哪些?”
“不哪定的隻有一件事,我聽魏楓說,葉總要回來觀看演出。但這裡麵要有一個銜接的問題。她願意來,但按禮節,我方應該發出邀請。
這個邀請,由我發出不太合適。應該由市長書記邀請,至少打個電話,這樣,人家才高興。”
孟部長點點頭,笑道:“現在進步不少,是應該這樣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