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東啊,任人不能唯親。當官要德才兼備,不是隻要是個好人就能當官。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人才。這跟行軍打仗是一回事。
馬連成可以當好一個局長,但不能當好開發區主任。”
我覺得孟書記有點武斷。
他繼續說道:“你去,因為你與葉總、邵總是同學,能把他們引進來,在這個基礎上,才進入市委政府的法眼。
此外,你有設立莫林山醫養中心的先例。市委政府是在多層考量中選擇了你,
馬連成有這種關係嗎?沒有。
如果有,他在周林手下就會牽線搭橋。
馬連成有你這種開發莫林山的這種思維嗎?也沒有。
如果有,周林也會重用他。
不要因為周林倒了,就說他什麼都不會。周林的行政能力還是不錯的。原來當過縣委書記的人,還是有一套的。”
經孟書記這麼一點醒,我才覺得他並非武斷。
孟書記再深處引導我:
“開發區主任以後的發展方向是副市長,甚至常委。馬連成這種人無論從學曆,人際關係,辦事能力都達不到。
如果讓他當主任,他就會寄托這種希望,成為副市長,成為常委。他也會儘心儘力工作。但是,世界上的事,並不是你儘心儘力工作就會做得好。
他沒有這麼好的能力,開發區停步不前,市委政府好不會提拔他。他也達不到自己的期望,久而久之,他對市委反而生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生怨的後果是什麼,沒有個人前途,有些人就會變質,最後就會在經濟上撈一把來平衡心理。我不能說馬連成會這樣,但也不排除他這樣。
力不能負千斤,你卻讓他負重前行,你這不是害了他嗎?”
孟書記這番話對我來說,確實震聾發聵。他看得多,看得遠,他在告訴我,人都是會變化的。你給予了彆人某種期望值,卻又讓人實現不了。彆人的思想就會扭曲。
我出了一口長氣,歎道:“書記高瞻遠矚,說的非常在理。”
孟書記教我:
“所以,曉東啊,我們用人不能憑個人愛好,個人關係。一個人能不能提拔,我們要想得遠一點。有些情況,我們可以照顧彆人。
比如你在開發區任命一個科長副科長,講點關係,問題不大。但到了開發區主任這個層級,是作為市級乾部候選人來培養的。那我們就不能憑個人感情了啊。”
我想,開發區的其他副主任就更不行。於是,我試探性地提出:“張文傑行嗎?”
孟書記搖搖頭。
我就不好再建議了。
孟書記喝了一口茶,緩緩說道:“既然是我們私下討論,我倒是覺得黎永誌比較合適。”
孟書記這麼一句話,突然點醒了我,對啊,我怎麼沒有想到他呢?連忙點頭道:“對對對,他合適。”
孟書記說:“從年齡,學曆,個人資曆,他都合適。當然更多的是看這個人的統治能力,辦事能力,交際能力。莫林山、衛生局在他手下都搞得紅紅火火。
我說:“他確實是個很好的人選。”
孟書記說:“文傑不錯,是我的老部下,資曆比黎永誌也深。但有兩點,一是讓他來當個主任,他不會來。財政局是數一數二的單位嘛。
那麼就隻能讓他來當開發區書記,提為副廳級。但他又有點緋聞。不動,沒人告狀,一動,告狀信滿天飛。”
我說:“您分析得有條有理,有理有據。你比我想得深刻多了。”
孟書記笑道:“吃過虧的人才深刻。”
我說:“那我去了顏書記那邊,應該怎麼樣做呢?”
孟書記說:“對,這個問題問得好。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再去管彆人。這方麵,既在去是必定的,我也要和你說幾點,供你參考。”
我說:“不是參考,是教誨。”
他開始跟我講解……
喜歡官場智鬥請大家收藏:()官場智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