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會的當天下午,以及次日,我都跟著隆書記、金專員陪顏書記、崔部長一行,到兩個縣走了一圈。第二天下午,顏書記、崔部長等人才離開。
接下來就是周末了。不過,我不能休息。一是我剛來要熟悉情況,二是彆人也要來拜訪我。
我不休息,秘書萬舟也不能休息。他清早就過來了,要陪我去吃早餐。
我搖搖頭,說道:“我住進來時,這裡的廚房設備,公家都給我配套好了。你會下麵條嗎?”
他說:“我會。”
“你去買點肉和麵條,以後我自己下麵條。”
他問:“您會下?”
我說:“我吃空氣長大的啊?”
他立馬下樓。在這個地方,一般乾部都是騎摩托,年紀大的都是騎單車。
萬舟的一輛摩托,約十來分鐘,他就把東西買了回來。開始在廚房忙碌起來。一會兒,就泡了兩碗麵條,端到餐桌上。
他笑道:“味道怎麼樣?”
我說:“還可以。”
兩人吃完麵條,他泡了兩杯茶,端一杯到我麵前。
我邊喝茶邊和他聊天。才知道他妻子在蒙達一中教數學,父母也在一中教書,小孩三歲了。他嶽母幫他看管小孩子,一家四口住在一起。
父母就住在對門,所以,小孩根本不要他管。
我說:“就是開始這段工作忙一點,以後,你按時上下班就行。”
他說:“您放心,一中離這兒不遠。來了客人,您總要一個泡茶的嘛。”
我也沒有反對,問道:“名字是你父親取的?”
他點頭。
“取自一首詩?”
他笑道:“對啊。”
“生在一個有水的地方。”
萬舟說:“正是這樣,生我那時,我爸媽在流溪河邊一所中學教書。”
“流溪河是一條很大的河嗎?”
“比較大,蒙達五中就在流溪河邊,那個地方有一個很大的碼頭。我爸就說,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叫萬船不好聽,就叫萬舟。”
我笑道:“這樣解釋還有些牽強。下次有人問你,你直接說取自楊萬裡的詩句。楊萬裡知道嗎?”
“知道知道。南宋詩人。”
“楊萬裡的詩是這樣寫的——八境台前春水生,湧金門外萬舟橫,江頭矗矗斜陽裡,十裡輕風打纜聲。這裡麵直接有【萬舟】兩個字。描寫的是碼頭繁忙的景象。”
萬舟望著我,說:“書記,您真讀了不少書啊。”
“你給我當秘書,我就希望你多讀點書,你什麼都懂一點,對你有好處。”
他說:“好的。我聽我們政研室宋主任講過,說你知識非常淵博。”
兩個正在談著,萬舟的電話響起來,他接通說了幾句,問我,“旅遊局趙局長要來拜訪,行嗎?”
我點點頭。接著說道:
“這段時間,凡是打電話要來我這裡坐坐的,隻要是單位領導都可以。你隻叮囑彆人不要坐得太久。我也想儘快認識大家。”
他說:“好的。”
一會兒,旅遊局長到我這兒拜訪。我和他談了十來分鐘。
接著就是財政局長要來,教育局長要來……
於是,一撥一撥,有的是一人,有的是兩人,都來坐坐,認個臉熟,一上午,我沒看一頁資料,就是不停在見人。
也有人邀我外出吃飯。我婉拒了。新到一地,不要輕易接受彆人的吃喝。
中午,萬舟陪我到食堂吃飯。這是我到食堂吃的第一頓飯,萬舟邊走邊介紹。
他說地委食堂分兩層,第一層是乾部用餐的地方。
第二層是市領導用餐的地方,有小廳,也有包廂。
包廂是市級領導來了客人,可以在包廂裡接待。重要客人就到機關接待處,或者外麵的賓館去接待。
二樓小廳就是市級領導日常用餐的地方。
他送我到餐廳門口,往裡一指,就下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