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石秘書長陪著我到這個大院走訪一遍。都是兩層樓的辦公樓。當然,主要是單位的班子成員在樓下等待,然後請我到會議室去坐坐。
我說:“和班子成員見個麵就行,不座談。”
一般就在是局長室,副職進來,局長向我逐個介紹,大家握個手,我說幾句就走。
上次開會,都是正職參加,所以,副職們還是第一次看到我。聽得最多的一句是——書記好年輕啊。
這樣,走馬觀花,在地委機關串了一次門。
次日上午七點,萬舟就到我宿舍來了,他為我下麵條,陪我吃過早餐,司機小葉的車早就停在樓下。
車出機關院門靠邊停下,蘇明上車,和我坐在後排。
明天去哪裡,這些都是秘書提早安排好的了。所以小葉隻管開車。
在車上,我也詢問左營縣的一些情況。蘇明不愧是老機關,從領導班子到經濟發展現狀,再到境內資源,一一向我介紹。
我就是不問煙葉的事。
給顏書當秘書,我就練就了一樁本事,明天到哪個單位去,就要提前把哪個單位的情況搞得清清楚楚。今天到左營,昨晚上,我就把煙葉種植的條件,加工等全搜索了一遍。
左營縣劉子平書記,向午生縣長在縣委機關前坪迎接我。
他們認識我,上次任命大會,我還作了講話,但我並不認識他們,所以由蘇明向我作了介紹。
縣委的領導都有40多了,我還隻有不足37歲。雖然顏書記介紹我有思想,有能力,但我也隻是在市一級局,開發區乾過。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我是他們的上級,他們就一定會尊重我。尊重兩個層次,一是臉服口服。二是心服。不過,都是官場上的人,他們的樣子還是非常尊重我。
如果我比他們年紀大,我就可以稱他們子平同誌,午生同誌。現在,我一律稱姓+職務。
他們說郝書記好。
我和他們握手,說:劉書記好,向縣長好。
劉子平說:“我們準備向您彙報一下全縣的情況,再看一個鄉辦竹織工藝品廠。”
我點點頭。
書記縣長領著我進了常委會議室,因為蘇明是副團級,也安排在上首就坐。
那些會議前奏,什麼向我介紹在座的人大、政協領導、各位常委就不寫了。
劉書記說:“下麵我向郝書記介紹我縣的情況。”
他講,我也時不時記幾點。
他介紹了半個小時,然後就說:“下麵,我們歡迎郝書記作指示。”
除了書記縣長上次聽了我講話之外,其他同誌還是第一次見到我。
出於禮貌,也出於好奇,他們都望著我。
我喝了一口茶,說道:
“各位同誌,指示談不上,因為我不了解情況,還是按縣裡的安排看竹織工藝品廠。我聽說左營有種煙葉的習慣,看看哪些地方種煙葉。”
台下有很多人低頭。至於為什麼低頭,我也猜出來了,就是這個季節早就沒有煙葉了,他們想笑又不敢笑。
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文章喜曲不喜平。
我接著說:“當然,這個時候沒有煙葉了,但我可以看看土質嘛,看看是紅土多還是黑土多,煙葉不能用黑土,平均氣溫要在10度以上,濕度要保持百分之七到八十,光照也要8至10小時。
我就看看這些。”
剛才低頭想笑我的人,馬上抬起頭,他們發現還是那句經典名言管用——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好。
他們想不到我還真懂行。
劉子平說:“好,就按書記的,我們現在出發,先看竹織廠,再看一個曾經種煙的村子。”
書記縣長陪著我下樓。
當然,其他人,除了縣委副書記、縣辦主任要參加陪同外,其他常委就不必跟隨了。
導引車出縣城二十公裡,車隊開到了一個廠區停下。
縣裡的領導立即下車,工藝廠的廠長上前,劉書記向我作了介紹,說廠長姓肖。然後說:
“具體情況由肖廠長向書記介紹。”
一行人在肖廠長的引導下,先去車間,看工人編織竹籃和竹席。
看完,到廠會議室休息。
工作人員上茶上水果。
肖廠長才開始向我介紹情況。他講得眉飛色舞,頭頭是道。在我聽來,他是住在夜郎國。
等他講完,劉書記請我作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