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飯時,上演了一場【財主家】的晚餐。
吃的是索洞當地的農家菜,喝的是農家米酒。鄔加林還唱起了索洞當地的山歌。
這氛圍有趣。
葉總要鄔加林教她唱【相思歌】。
結果你一句來,她一句去,好不熱鬨。
男唱:哥想妹來隻是想,想了半天喲難開口。
女問:為啥子不敢開口囉?
男唱:妹妹又白又打粉,哥哥又麻又生瘡,隻好暗自把心傷——
桌上全笑翻了。
連一向不苟言笑的金專員都說:
“有趣味。原汁原味的鄉裡小調。”
這頓飯吃得高興。
飯後,就先看索洞鄉那條石板路小街。
葉總說:“這條石板路,絕對不能鋪上水泥啊,這是一些人的童年記憶。”
我和趙欣對視一眼,意思是開始規劃了。趙欣會意,對鄔加林說:
“鄉下還有這樣的舊石板,你們要收集。這條街以後還要延長啊。”
鄔加林響亮地回答:“遵旨。”
引得眾人大笑。
看著兩旁的吊腳木樓,葉總對鄔加林說:
“以後要在吊腳樓上站幾個丟手絹的姑娘,因為你們郝書記喜歡這樣的情調。”
逗得大家再笑。
看過小街,就往河邊走。
夜色中的索水河,滿滿的一河水向遠方奔流,岸邊的樹上,這一處,那一處,掛著發光的彩珠燈。
葉總說:“這河邊的樹要種那種枝條伸向河心的樹,上麵掛著彩珠,像天上的星星掉落河裡。”
隆書記對鄔加林說:“還是要讀名校嘛,樹上掛彩珠不是景,樹條伸向河麵,就是上下天光,交相輝映。先入哪個大學進修半年,才回來抓旅遊。”
我說:“葉總向你提了兩個意見,這開發基本定了。不好,她不會發言。”
鄔加林說:“向葉總學習,改變傳統思維。”
看了一個小時,大家往回走。
隆書記說:“葉總,鄉裡呢確實沒有好的住宿條件,我們今晚也不回地區,就住到縣裡,明天一早,吃過早餐就過來。”
我也在一邊勸道:
“還是回縣裡睡。要休息好,才能工作好。鄉裡的條件確實差。”
葉總說:“也行吧。”
看完,大家上車,幾輛車回中營縣城。
車子到達中營賓館,早有工作人員在等待。他們領引大家上樓,把葉總一行和地委領導都安排在七樓。
我感覺趙欣很能領會我的意圖。平時我做什麼,他都用心記下了。
住好之後,趙欣又去請示葉總,問晚上搞點什麼活動。
葉總說,她就休息。
趙欣就到書記、專員房間請求,兩人說,既然葉總休息,就不搞什麼活動了。
一會兒,趙欣到我的房間,彙報了葉總和書記專員的態度。
我說:“葉總呢,你不要想著她輕鬆,手下這麼多公司,晚上還要在電腦上辦公。要回複各種郵件。”
趙欣給我加了茶水,自己泡了一杯茶,坐下說道:
“葉總今天還是比較滿意。”
說罷,發一支煙給我。
我點點頭:“你也做得不錯,做了一個非常不錯的電視解說片。特彆是那個動漫片加得好。”
趙欣說:“我總想著葉總見多識廣,一般的東西打不動她。自己又不懂,於是打了一個電話給鄧散平,畢竟他在省電視台工作。”
我問:“鄧散平是個什麼人?”
趙欣介紹:“他就是索洞人。大學畢業後就分在省電視台,現在是總編室副主任。這個人不錯,三十多歲,是憑自己的能力乾上去的。”
我說:“現在打個電話給他,我和他說幾句話。”
趙欣立即撥通了鄧散平,兩人說了幾句,趙欣就說:
“鄧主任,我們地委副書記郝曉東書記,和我在一起,看了你策劃的短片,非常欣賞,他跟你說幾句。”
說完,把手機遞給我。
我接過手機,說道:“鄧主任好。”
對方說:“哦,郝書記您好。其實我認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