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書記確實晚上九點多才過來。
聽到走廊上的腳步聲,我才放下《蒙達遐想》,帶著水杯過去。
他正在給自己加茶水。
兩人坐下,隆書記解釋,他與教育廳賀副廳長以前是同事,所以陪得久一點。
我點點頭,向隆書記彙報今天中午與趙欣、蘇明開小會時所交待的事宜。
他一邊聽,一邊不時地點頭。
彙報完畢後,隆書記緩緩說道:
“你的思路很好,中營這一塊的事就全權委托你了。”
他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下午到家後,我聽了淩純一的彙報。那件事情確實牽扯到了雷正聲。”
我並沒有感到驚訝,問道:“是經濟問題還是男女作風方麵的問題?”
隆書記語氣嚴肅地說道:
“兩個方麵都存在問題。經濟方麵主要集中在校舍擴建上,有幾所學校擴建都是雷正聲打的招呼。至於作風方麵,情況就有點亂。
姚林這個人很狡猾。他的方法是找人的弱點。愛錢,他就送錢,好色,他就介紹女人。
雷正聲正好在這兩點上都有愛好,就被姚林捏拉得死死的。”
我說:“這麼一說就順理成章了。組織部長被他捏拿,所以,他在教育係統就成了閻王,一般的局長跟他求情調動一個老師,他都不理。
姚林說要提拔誰就提拔誰,教育係統簡直就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隆書記歎道:“徹查,這就是一個大案啊。”
我喝了一口茶,說道:
“書記,不管有多大問題,多少困難,我堅定地站在您這一邊。主張大查,徹查。”
隆書記若有所思,半天才說道:
“如果大查,徹查,教育係統是要搞掉一批人。現在牽涉到雷正聲,不知查起來還會牽涉到誰。”
我知道隆書記有顧慮,作為一個副手,我必須堅定他的意誌,於是,我分析道:
“我知道您有顧慮。大查特查,查出一批人,這會讓省委包括社會各界對蒙達的印象不好,是嗎?”
隆書記點頭:“對,我們剛剛產業上出點成績,引進煙草、旅遊兩個項目,現在,一下就出現這樣那樣的腐敗案,領導對我們的印象就會急轉直下。”
我搖搖頭,說道:
“我們要從另一個方麵來向領導彙報,向社會宣傳。正是為了招商引資,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我們就要治根腐敗。就像長在人身上的毒瘤,不忍痛割掉,身體就不會好。
我們從這點上來加大宣傳。就把輿論端正了方向。”
他點點頭。
我接著說:“以前的領導不敢查,就是因為查出一個,涉及一大片。最後,新聞一報道,在領導和群眾的心目中,就是蒙達那地方很亂,腐敗嚴重。
因為經濟搞不上去,腐敗又盛行,吃虧的是地委領導,得不到提拔重任。在這種情況下,前幾任領導是既不敢查,隻想快點離開。
現在,您來不過一年半,我來不過半年。我們就要換個方式,就是要猛查。彰顯出我們不會走,想在蒙達大乾一番,這樣,乾部群眾對我們有信心。
從這一點入手,叫凝聚民心。”
隆書記再點點頭。
“第三,在大力反腐的同時,我們要多出台一些措施,把注意力集中到改革創新這個主題上來。以教育局為例子。
既然姚林長期以來把控教育係統。他提拔了一些人,必定壓製了另一批人。把姚林提拔的這些校長查一查,必定查出問題。
那麼,抓一批,我們又提拔一批。
新提拔的這批,我們就搞【公推製】。讓老師們來推選他們心目中的好校長。副校長裡麵總有幾個是正直的吧。不搞任命,公推幾個上來。
這麼一個改革措施,就把壞事變成了好事。從教育係統公推校長開始。抓一個,就公推一個。這叫化腐朽為神奇。又成了一個新聞宣傳點。”
隆書記望著我。說道:“大膽講。”
我也放開膽子,直言不諱:
“過去是生怕查出的人越多,地委越沒有臉皮。現在要大張旗幟反腐敗,輿論的引導到一個中心點來——就是蒙達地委一班人,絕不溜號,就釘在這裡。大力反腐。大力發展經濟,雙管齊下,推動各項事業發展。”
隆書記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