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命令兩側旅團挺住,堅持半天的時間!”
橫田一木站在指揮部中,雙眼布滿血絲,緊緊盯著作戰地圖,拳頭不自覺地攥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
他的聲音沙啞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在空曠的指揮部中回蕩。
此刻,他的內心猶如翻湧的潮水,焦慮與不安交織。自己手下的第一師團,如今僅剩下第二旅團還勉強維持著完整建製,其他師團曆經殘酷戰鬥,傷亡慘重,兵力所剩無幾,根本無法對陷入困境的部隊伸出援手。
他清楚地知道,手中的這一個旅團,是最後的王牌,是絕境中翻盤的希望,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輕易派出去。
除了這支生力軍,身邊也就隻剩下第12師團第一旅團那千餘殘軍,以及各個師團拚湊起來的警衛營,攏共大約三千餘人。
而他寄予厚望的第二旅團,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七八千人,在這戰火紛飛的戰場上,這些兵力顯得如此單薄。
“命令第一師團第二旅團堵住後麵的缺口,絕不能讓敵人殺進中軍!”橫田一木牙關緊咬,臉上的肌肉因憤怒和緊張而微微抽搐,思索良久後,終於還是做出了決定。
他揮了揮手,仿佛要用這個動作驅散內心的擔憂。派出第一師團第二旅團去抵擋後方的敵人後,他的身邊就隻剩下一支500人的警衛營,這點兵力,在這波譎雲詭的戰局中,就像狂風中的燭火,隨時可能熄滅。
與此同時,在趙國強的大營之中。
“尊敬的指揮官閣下,我第916師、921師、922師、919師、929師、917師、918師已將敵人團團包圍!”
紅三滿臉通紅,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滑落,他一路小跑衝進大營,雙腳猛地一頓,“啪”地一個立正,興奮地向趙國強報告。他的雙眼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命令所有隊伍向扶桑軍團中心進攻,儘量壓縮敵人生存空間!同時,命令923師、924師、925師從正麵突破,殺到敵人內部!”
趙國強背著手,在營帳中來回踱步,腳步沉穩有力。他劍眉緊鎖,眼神中透露出銳利的光芒,仿佛能穿透這營帳,直擊敵人的要害。
聽到紅三的報告後,他略作思忖,腦海中迅速勾勒出作戰藍圖,果斷下達了命令。
他深知,916師在正麵堵截敵人一夜,必定損失不小,如此部署,既能減輕916師的壓力,又能打亂敵人的防禦計劃,讓敵人陣腳大亂。
“是!”紅三響亮地回應,聲音中充滿了鬥誌。他轉身,邁著堅定的步伐迅速離去,將命令傳達給每一位戰士,仿佛傳遞著勝利的火種。
平嚷城內,得知所有駐紮在平壤城的扶桑軍撤離之後,整座城市瞬間沸騰起來。
百姓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歡呼雀躍地湧上街頭,大街小巷都充滿了歡聲笑語,仿佛迎來了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人們相互擁抱,奔走相告,慶祝韓朝大軍擊退了扶桑侵略者,重獲和平與安寧。
然而,與外麵的歡騰景象截然不同的是,城中王府內的鎮北王李世民卻滿臉愁容,憂心忡忡。
他坐在書房中,手中的茶盞早已冷卻,卻渾然不覺。扶桑人去和青國華夏軍打仗了,但誰也不敢保證青國人就能擊敗這十萬扶桑軍。
雖說聽聞青國的華夏軍曾多次擊敗老毛的進攻,可畢竟誰都沒有親眼所見過,也不知道這青國華夏軍是不是在自吹自擂。
扶桑人的戰力,鎮北王可是親眼見識過的。
自從扶桑人在韓朝帝國釜山港登陸之後,一路勢如破竹,無論是新軍還是老牌騎兵部隊,在扶桑人的進攻下都潰不成軍,被打得丟盔卸甲,狼狽逃竄。那一幕幕慘烈的戰鬥場景,至今仍曆曆在目,讓他對這場戰爭的結果充滿了擔憂。
就在鎮北王李世民陷入沉思之時,外麵傳來了報告聲。
“進來吧。”
鎮北王回過神來,微微抬起頭,聲音低沉地應道。
“小子偵察連連長拜見鎮北王!”
一名年輕的軍官走進王府,身姿挺拔,他雙手抱拳,恭敬地行禮,臉上帶著幾分緊張和興奮。
“無需多禮,說吧,什麼消息?是華夏人戰敗了嗎?”
鎮北王抬起手,擺了擺,示意他起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焦急,雖滿心不願聽到這個消息,但作為一方統帥,他不得不直麵現實,還是忍不住問道。
“回王爺是華夏人大勝!在一天前擊敗第十師團之後,剛剛偵察兵又得到最新消息,第11師團也被華夏軍全殲。
而且,扶桑的救援部隊第一師團、第12師團、第13師團全部被華夏軍包圍,此時華夏軍正在對被圍的師團發起總攻,整個戰場槍聲異常激烈!”
偵察連連長一口氣說完,胸脯劇烈地起伏著,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仿佛在講述一件無比榮耀的事情。
“第11師團全被殲滅了?再怎麼說也得有三萬餘人吧,就這麼被殲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鎮北王李世銀猛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雙眼圓睜,臉上寫滿了震驚與難以置信。他的雙手微微顫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我方偵查員回來之時,兩處陣地已經開始打掃戰場,打掃戰場的人全是華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