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議事廳中,氣氛凝重而壓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坐於龍椅之上的天皇身上。
隻見天皇微微眯起雙眼,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既然諸位都沒有異議,那便即刻派人去聯絡那夥青國土匪。倘若他們答應撤出韓朝帝國,我方定會給予豐厚補償。”
話語雖輕,卻在這不大的空間裡擲地有聲。
北河剩雄向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
“啟稟陛下,咱們在哈爾濱駐有使者,隻是目前尚不清楚需付出何等代價,方能打動這青國土匪。還望陛下能先給出個大致的範圍,也好讓使者有所依據。”
在他心中,隻要舍得付出利益,那青國土匪必定會乖乖撤出韓朝帝國。
“先派人前去談判,看看對方的態度,待使者將消息傳回,咱們再做定奪。此事需在今日之內安排妥當。接下來,咱們著重討論一下,該派遣多少兵力前往韓朝帝國。”
天皇神色平靜,話題一轉,又回到了支援韓朝帝國的軍事部署上。
北河剩雄一聽這話,眼中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迫不及待地說道
:“若想要全麵占領漢朝帝國,依我之見,最起碼還得增派20萬大軍。如此一來,既能震懾住那支華夏土匪,還有北方的老毛子。這樣規模的軍隊,顯然一個都不能少。”
他的野心可不止於韓朝帝國,外東北以及滿青的東北地區,都已被他納入了自己的覬覦範圍。
財政大臣春三由裡一聽這話,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第一個站出來反駁:
“北河剩熊閣下,您可曾想過,一支20萬大軍的行動,所需耗費的錢財將是何等巨大?雖說您上次帶回了不少資金,可這次近十萬大軍的折損,光是軍人的喪葬費,便是一筆天文數字。”
每談及出兵之事,春三由裡就頭疼不已,因為這背後的財政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帝國士兵的撫恤金晚些發放又有何妨?他們是為了帝國的榮耀而獻身,帝國怎會忘了他們?但倘若在韓朝帝國抵擋不住華夏人或者羅刹人的進攻,那咱們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大扶桑帝國的複興大業也將就此夭折。”
北河剩雄惱怒地瞪著春三由裡,這個家夥每次一提到出兵,就拿沒錢說事,實在是讓他厭煩。
“即便暫不發放撫恤金,可一支20萬大軍的行動開銷,依舊是我們難以承受的。以目前的財政狀況,就連十萬大軍開拔的費用都湊不齊。”
春三由裡毫不畏懼北河剩雄的怒火,據理力爭。
一時間,議事廳內陷入了僵局,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這時,天皇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緩緩開口道:
“要不,再向日不落帝國借些錢?”
春三由裡聽聞此言,微微一愣,隨即拱手說道:
“陛下,這……這辦法倒也不是不行。隻是咱們已經多次向日不落帝國借錢了,他們還肯再借給咱們嗎?”
對於天皇,春三由裡還是滿懷敬意的,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不得不謹慎對待。
“他們定會樂意的。咱們與羅刹人爆發衝突,這可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事情。那夥青國土匪離海甚遠,否則,英國人說不定早就與他們接觸,並選擇支援他們了。畢竟那夥清國土匪消滅了羅刹軍隊,足足有十幾萬之眾。倘若咱們的軍隊也能消滅幾萬甚至十幾萬羅刹軍隊,想必向日不落國貸款並非難事。”
扶桑天皇目光深邃,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心裡清楚,英國人和羅刹人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隻要有其他勢力在東方牽製住羅刹人,西方的壓力便能大大減輕,而且還能從借款中獲取豐厚的利息,如此一舉兩得之事,英國人豈會不樂意?
“好吧,既然陛下有出兵之意,那我便派人去和日不落帝國談判,看看能否再籌集一部分資金,以支持帝國進攻韓朝帝國。”
春三由裡見天皇主意已定,也不敢再反駁,隻好妥協。
“好了,北河剩雄,你即刻將新訓練的20萬大軍集合起來,準備出發前往韓朝帝國。
此次出征,務必告知下麵的將士,儘量避免與那青國土匪發生衝突。這夥青國土匪的戰力,甚至比老毛子還要強悍幾分,而且人數眾多,又占據地利之便。咱們現階段的首要任務,還是對付羅刹人。”
扶桑天皇一錘定音,下達了最終的命令。
與此同時,在韓朝帝江界城,趙國強已經在此處待了四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