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原大地早已不複漢唐盛時的豐饒。
蘭州府所轄之地,多半是溝壑縱橫的黃土坡與常年乾旱的荒灘,春日裡一場沙塵便能埋了剛冒芽的青苗,秋日裡一場霜凍又能凍僵待收的麥稈。
土地貧瘠至此,百姓們卻還要背負著層層疊疊的賦稅——田賦、丁稅、鹽課自不必說,光是官府巧立名目的“攤派”就有十餘種,從“河工捐”到“兵差費”,樁樁件件都像磨盤,將農戶們僅存的那點口糧也碾得粉碎。
城外的土路上,常有麵黃肌瘦的流民拖著破鞋趕路,他們中有的是被旱災逼走的莊稼人,有的是被苛稅壓垮的小商販,走到蘭州城下時,多半已隻剩一口氣。
可城門內的景象,卻與城外是兩個天地。
蘭州巡撫衙門的朱紅大門終日敞開,門前拴著的都是膘肥體壯的騾馬,門內不時傳出絲竹之聲與宴飲的歡笑。巡撫大人每日晨起要喝一盞寧夏貢米熬的粥,正午必用河西走廊的羊肉做手抓,晚間還要就著江南運來的黃酒品鑒書畫,至於城外流民的死活,他從不過問。
為何貧瘠之地的官員能過得如此風生水起?
答案藏在蘭州城的商道上。作為通往新疆的咽喉要地,每日從蘭州經過的商隊沒有五十也有三十——有的是馱著茶葉、絲綢去西域的晉商,有的是運著玉石、皮毛回中原的陝商,還有的是帶著藥材、香料往來的回商。
這些商隊剛到蘭州城外的驛站,就會被官府的差役攔下,先是“查驗貨引”,要交一筆“查驗費”;
接著是“保管貨物”,又要交一筆“倉儲費”;等到要進城時,城門官還要收“城門捐”,連商隊的騾馬都要按頭交“牲口稅”。
若是商隊不願交,差役們便會抽出腰間的鐵鏈,要麼把商隊頭目鎖進班房,要麼直接掀翻幾馱貨物——反正蘭州城內的大小官員早已串通一氣,從上到下都靠著這條商道“分肥”。
巡撫大人每月能從商隊身上刮走上千兩白銀,就連城門官都能攢下不少家業。至於朝廷要求的“體恤民情”,早就被他們拋到了九霄雲外;
他們每日埋首於四書五經,琢磨的不是如何治理地方,而是如何在科舉中再爬一步,或是如何把下一筆“孝敬”藏得更隱蔽,至於外麵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他們竟連聽都不願聽。
沒人注意一支身著灰色軍裝、扛著新式步槍的隊伍出現在蘭州城外的皋蘭山下——這便是華夏軍第六軍952師。
當隊伍逼近時,蘭州城的守軍們先是伸長了脖子張望,等看清那些閃著寒光的槍管和架在騾馬車上的火炮時,一個個頓時嚇得腿肚子發軟。此前蘭州巡撫還在衙門裡拍著桌子說
“我蘭州有兵三千,足可抵擋來敵”,
可真到了陣前,那些平日裡隻會欺壓百姓的士兵,卻連槍杆都握不穩了。
華夏軍並沒有立刻進攻,隻是將幾門火炮架在山下的平地上,隨著炮兵指揮官一聲令下,
“轟隆——轟隆——”的炮聲瞬間響徹山穀。
第一輪炮彈並沒有落在城牆上,隻是炸在了城外的空地上,可就是這幾聲炮響,卻像驚雷一樣炸懵了滿清守軍。有的士兵直接扔下步槍,抱著腦袋往城牆根下鑽;
有的士兵轉身就往城門裡跑,連腰間的佩刀都甩在了地上;
還有的士兵甚至慌不擇路,從城牆上的垛口往下跳,摔在地上哀嚎不止。
不過半個時辰,蘭州城外的守軍就潰逃得無影無蹤,隻留下滿地的兵器和盔甲。
城門此時還關著,幾個守城的差役正哆哆嗦嗦地用木杠頂著城門。
華夏軍的士兵們架起兩挺重機槍,對準城門上的木門板扣動了扳機。
“噠噠噠——噠噠噠——”的機槍聲密集如暴雨,木門板很快就被打出了十幾個窟窿,木杠也被打斷成幾截。
城門“吱呀”一聲敞開,華夏軍第952師的士兵們舉著步槍,排著整齊的隊伍走進蘭州城。
城內的百姓們起初還躲在屋裡不敢出來,等看到士兵們不僅不搶東西,還幫著清掃街道時,才慢慢打開門,怯生生地站在門口張望。
不到一個時辰,整個蘭州城就被952師完全控製,巡撫衙門裡的官員們,要麼躲在衣櫃裡被搜了出來,要麼早就換上百姓的衣服逃出了城。
蘭州城被占領的消息傳到周邊州縣後,白銀、定西兩地的官員根本不敢抵抗。
白銀的知縣直接帶著衙役們捧著印信出城投降,定西的參將則乾脆領著士兵們投奔了華夏軍——他們早就受夠了滿清的腐朽統治,如今見華夏軍軍紀嚴明,便索性棄暗投明。
短短三天時間,蘭州周邊的十幾個州縣就全部落入華夏軍手中,隴中地區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
就在952師忙著安撫百姓、整頓地方時,華夏軍第958師已經從蘭州出發,朝著清海的方向進軍。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拿下西寧,消滅盤踞在青海的馬家勢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起這青海馬家,在西北可是赫赫有名——他們原本是道光年間的馬匪,靠著在河西走廊搶劫商隊起家,後來又趁著滿清國力衰退,逐漸控製了青海東部的湟水穀地。
經過馬家三代人的經營,他們不僅在青海建立起了一支私人武裝,還向滿清朝廷繳納一定的賦稅,朝廷見狀也懶得管,便默認了他們“青海王”的地位。
此時的馬家掌舵人是馬老大,他的弟弟馬老二則是軍中的主將,兄弟二人手下有近五萬騎兵,這些騎兵大多是青海當地的回族、撒拉族子弟,個個騎術精湛,擅長在草原和山地裡作戰。
他們平日裡除了幫馬家鎮守地盤,還會去搶劫過往的商隊,甚至偶爾還會襲擾甘肅的州縣,滿清朝廷雖有不滿,卻也無力征討。
958師剛進入青海境內,馬家的遊騎兵就盯上了他們。
這些遊騎兵騎著快馬,遠遠地跟在958師的隊伍後麵,時而靠近偵查,時而放幾槍騷擾。
958師的師長趙國強知道這是馬家的“下馬威”,
卻並不在意——他麾下的士兵裝備著新式步槍和迫擊炮,對付這些騎兵有的是辦法。
可沒等958師抵達西寧,當他們行至海東的樂都縣時,一支黑壓壓的騎兵隊伍突然出現在前方的草原上,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近五萬騎兵排成整齊的隊列,馬背上的士兵們穿著黑色的皮甲,手裡握著馬刀和長矛,腰間還彆著土製的火槍。
隊伍最前麵,一個身材魁梧的漢子騎著一匹黑色的駿馬,他留著絡腮胡,臉上帶著一道刀疤,正是馬家的二當家馬老二。
馬老二勒住馬韁繩,朝著958師的隊伍大聲喊道:
“讓華夏軍的人聽著!這裡是青海,是我們馬家的天下!你們敢闖進來,就是自尋死路!識相的就趕緊退回去,不然就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去!”
他的聲音洪亮,帶著一股匪氣,身後的騎兵們也跟著呐喊起來,一時間草原上滿是馬蹄聲和呼喝聲,氣勢倒是頗為嚇人。
958師的隊伍裡,一個穿著灰色軍裝的翻譯官往前走了幾步,同樣大聲回道
:“滿清政府已經倒台,原本所有的領土都劃歸華夏軍管轄!我們是來接收青海的,你們為何阻攔?難道想對抗整個華夏嗎?”
馬老二聽了這話,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笑聲裡滿是不屑:
“滿清政府倒台?那個老佛爺早就成了喪家之犬,她的話算個屁!在青海,我們馬家才是皇上!想讓我們投降?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
他頓了頓,又指著958師的隊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