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刹新軍已經將羅納河以東的所有土地割讓給我們了。"
這句話如同重磅炸彈,讓羅刹代表團瞬間騷動。安德烈猛地站起身,憤怒地瞪著李三,額頭上的青筋暴起。
伊爾希希反應迅速,立刻轉過頭,用嚴厲的目光製止了安德烈。感受到上司的壓力,安德烈雖然怒不可遏,卻隻能頹然坐下。
李三似乎很享受這種場麵,故意問道:
"安德烈先生,難道有話要說嗎?作為談判代表,你有發言權。"
安德烈咬牙切齒:
"尊敬的李三先生,請你先把話說完。"
伊爾希希心中暗歎,如果是在其他場合,他或許會被安德烈的表情逗笑。但現在,羅刹代表團的每個人都麵色凝重——李三的話意味著,整個遠東地區可能落入華夏手中。
雖然這份割讓條約沒有得到羅刹政府的承認,但如果華夏軍以此為借口強行占領,國際上也很難找到反駁的理由,畢竟新軍在羅刹境內確實控製著一定區域。
"關於你們與叛軍簽署的任何條約,我們羅刹政府都不會承認,這沒有法律依據,也不是今天的談判重點。"
伊爾希希再次強調,
"我們希望華夏國能與叛軍切斷一切聯係。"
李三慢條斯理地回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與羅刹新軍聯係,也不是不可以。不過,他們似乎比你們開明得多。你們總想要空手套白狼。
羅刹新軍控製區內,大量農奴缺乏糧食,我們出於人道主義提供援助,不過分吧?
那裡的人民缺乏衣物,我們資助一些,不過分吧?那裡經常有野獸出沒,我們提供一些槍支自衛,這也不過分吧?"
他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強硬。
安德烈終於忍不住反駁:"資助一些?有上千輛馬車的物資,整整運輸了十幾天,這能叫一些嗎?"
"你們國家人口眾多,多資助一些也是正常的。"
李三淡淡回應。
談判氣氛頓時變得緊張。伊爾希希意識到,李三是在故意混淆視聽,將明顯的軍事援助偽裝成普通的人道主義物資。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糾纏細節隻會浪費時間。
"李三大人,"
他調整了一下坐姿,
"我們今天的核心訴求非常明確:停止一切形式的援助,切斷與叛軍的所有聯係。作為交換,我們願意在邊境貿易和鐵路使用權方麵提供便利。"
李三微微一笑:
"邊境貿易當然可以談,但這與我們對"新軍控製區"的人道主義援助是兩回事。我們不能因為貴國的內部矛盾而忽視那裡人民的苦難。"
這句話看似合理,實則是在拒絕伊爾希希的核心訴求。
伊爾希希明白,李三不會輕易讓步。這位華夏領導人不僅在拖延時間,還在試探羅刹帝國的底線。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雙方就各種細節展開了激烈討論。
華夏方麵始終堅持"人道主義援助"的立場,拒絕承諾停止對新軍的支持;而羅刹代表團則反複強調,任何形式的援助都是對羅刹內政的乾涉。
最終,李三提議休會,讓雙方代表團回去重新考慮各自的立場。
走出親王府時,伊爾希希回頭望了一眼這座見證曆史的建築。
他知道,這場談判隻是開始。華夏軍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羅刹帝國必須重新評估這個東方鄰國的實力和野心。
回到駐地後,伊爾希希立刻向國內發回詳細報告,描述了華夏軍的擴張情況和談判立場。他預感,兩國之間的博弈還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京都——這座古老又新生的城市,將繼續見證曆史的轉折。
喜歡我以紅警踩列強請大家收藏:()我以紅警踩列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