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滬江兵工廠。
周博腳步輕快,向大禮堂方向走去,身旁是薑思夏,薑明尚,劉長風。
今天,第一批分配大學生到達兵工廠。
這批畢業生周博早就望眼欲穿了。
有了這批生力軍,下一步手機量產,芯片升級,攀科技樹,爆裝備的就更有保證了。
一邊走,周博一邊和幾人分工。
“我們做一下分工,思夏,待會你負責麵試計算機和數學專業。
薑工負責電子專業,劉工負責航空。”
這一批大學生可是難得的人才資源,肯定不能全塞到車間裡。
周博打算好好挑一挑,挑選其中的拔尖人才,成立幾個實驗室,專門研發尖端技術。
7號車間是核心重點,未來將成為頂尖軍工技術研發中心。
進行航母,核潛艇,全球衛星係統,載人航天的研發。
另外,薑思夏也會獨立出來,單獨負責一個實驗室,主要搞大型軟件開發。
比如操作係統,數據庫等,未來的微軟,甲骨文就要從這裡誕生。
薑明尚繼續負責集成電路部分,側重於硬件。聚焦於研發通用處理器,gpu,超級計算機,智能手機。
未來的因特爾,因偉達,周博都預定了。
而劉長風也將負責一個戰機研發小組。
薑思夏疑問:“那你負責什麼專業?”
周博一笑:“其他專業!”
大禮堂內人頭攢動,畢業生們將整個禮堂都坐滿了。
夏國現在一年畢業生才兩萬多,這一批周博分走一千人,這個支持力度也是沒誰了。
在這個時代,大學生可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畢業後大都分配到政府部門或者科研機構,直接進廠的並不多。
而由於保密原因,滬江兵工廠雖然在軍工界大名鼎鼎,十分炸裂,但在大學生中知名度並不高。
很多畢業生對於被分配進廠一事並不理解。
當周博等人走進禮堂時,畢業生們一陣嘀咕。
“這些都誰呀?”
“廠裡的領導吧!”
“那倆年輕的也是嗎?”
“不知道,是接待人員吧?”
“女的我知道,叫薑思夏,是計算機專家,到我們學校講過課!”
“不會吧,這麼年輕就專家了?”
周博和薑思夏看著太過年輕,而且顏值又相當高,引得眾人的紛紛猜測。
禮堂台上擺了四張桌子,幾人各自坐在桌後,而周博走到台前。
環視一周後,周博開口:“大家好,我叫周博,是兵工廠的總工程師,歡迎來到滬江。”
開場白一出,台下一片嘩然。
這帥小夥居然是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