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道人不由一陣頭疼:“放心,你的命改不了。另外,你去把外麵的那堆柴劈了,而後從功德箱拿十文工錢。”
王大石一聽生意上門了,一躍而起:“好勒,東家。”
說完,就興匆匆去了。
瘋道人看著王大石離去的背影,若有深意笑道。
“此人難得大才,可惜生不逢時,命運多舛。不過,你倒是可以收他到身邊用用。”
趙麟則是微微一愣:“師父,我現在才是童生,每天窩在家裡讀書,根本無須隨從啊。”
瘋道人卻是笑著搖了搖頭:“不,等你過了院試,成為了秀才之後。你就不能枯坐家中死讀書了,你需要遊曆四方,增長些見識。天下才俊何其的多,絕不能偏居一隅,孤芳自賞。”
趙麟聽了,深以為是。
在接下來的時間,二人又談起了四書五經上的經要。
不知為何,他發現瘋道人師父今天講起這些經義,尤其的詳細,透徹。
甚至,比蔡氏學堂坐館的蔡舉人,講的還要精彩,深刻。
要知道蔡氏作為裕鎮大族,曆經數朝,出了不少的飽學之士。
底蘊不可謂不深厚。
而今,雖然落寞了。
但族中學堂,依舊是方圓數十裡的蒙童,少年們最向往的學堂。
其他的私塾社學,絕大部分的先生都隻是童生而已。
蔡氏學堂,除了三個秀才先生外,還有一位定海神針,就是那位無心仕途,醉心族學的舉人老爺。
除了學堂本身擁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外,蔡氏還憑借本身的關係,經常邀請飽學之士,來學堂講學。
能被邀請而來的,可想而知,那至少都是舉人這一層次的。
豐富的管理經驗,強大的師資隊伍,雄厚的人脈關係,也就造就了杠杠的科考升學率。
當然,像這樣的學堂,可不是誰都能進的。
除了蔡氏一族的學子,其他的蒙童,少年要麼是富貴之人,像劉員外那樣,用銀子砸,就不信你們能拒絕。
要麼才智非凡,一看就知大有可為的讀書苗子。
當然,像趙麟這樣的“神童”,是特殊的存在。
蔡氏一族,專門邀請去的。
不但免除所有的束修,還每年給予了筆墨紙硯各種補貼,這就是天才的待遇。
蔡氏為何下這麼大的本錢?
無非就是期望趙麟有朝一日,金榜題名,那麼他們蔡氏無論是影響力,還是人脈關係,都會進一步的擴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