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投壺禮儀,可謂是一波三折。
誰能想到,在最後關頭,文曲星竟能想出如此鮮招,現場作詩詞來當彩頭。
更令人驚歎的是,這一出手就是接近千古佳作等級的詩詞。
這……到底是什麼妖孽?
其實,一直以來大多數人稱趙麟“文曲星”,是心存調侃、揶揄的。
可現在,就算是祁老爺子、楊參議、劉縣尊也不得不相信眼前少年,也許真的是文曲星下凡。
否則,怎麼隨意作首祝壽詞,就能接近千古佳作呢?
是的,這首詞用不了多久,就能傳遍大周,為士人吟誦。
可惜了它是一首祝壽詞,有奉承的嫌疑,使這首詞的文境大打折扣。
但就算如此,也必定能傳於後世,甚至大概率是能流傳千古的。
在場賓客,皆是露出震驚、羨慕的神色。
震驚的是此少年,果真是天生奇才,卓爾不凡,中原小詩仙絕非浪得虛名。
羨慕的是這又是一首附名的傳世詩詞。
要知道在這首詞裡,老爺子的形象光輝偉岸,忠君愛國,正直無私。
隻要讀到這首祝壽詞,就會令人肅然起敬。
如此一來,祁老爺子也將隨著這首詞,青史留名,為後世敬仰。
讀書人為何要學習聖人立德立言立功?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就算昏君奸佞,也不例外,看他們平時的自我吹捧,標榜,就知道他們多麼渴求青史留名。
可現在,文曲星隨意寫就的一首詞,就能讓祁老爺子青史留名,傳於後世了,這怎能不令在場所有士子羨慕嫉妒呢?
楊參議、劉縣尊望向趙琳的目光,更是充滿了期許的炙熱。
其意不言自明。
趙麟放下筆,拿起那首剛寫出的祝壽詞,看向祁老爺子:“祁老大人,這首詞可有資格拿來做彩頭?”
在場賓客,甚至祁家少主、“四秀”李凡等人,沒人敢有異議。
廢話,這可是準千古之作,價值不可估量。
拿出來當彩頭,甚至有點暴殄天物了。
那些俗物,根本不能與之相比。
“不能,不能拿它當彩頭。”
祁老爺子聲音洪亮,如暮鼓晨鐘,令在場之人都呆愣了。
趙麟也懵了。
這可是我抄“詞中之龍”稼軒居士的詞,竟不能拿來當彩頭嗎?
“不能拿它當彩頭,它們不配。”
祁老爺子再次大聲製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