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奴仆之事,趙麟潛意識中是有些抗拒的。
他知道這是前世的一些思維方式、習慣在作怪。
但他不會愚蠢的認為,憑他一己之力,就能令大周實現人人平等的人身關係。
這很不現實。
他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善待他人罷了。
換句話說,就算他不買這些新奴仆,這些人也會成為其他人的奴仆,甚至命運更為悲催。
成為他府上的奴仆,至少他和他的家人,不會拿他們當做牲畜來對待。
就如展白、王大石兩人,他們雖說是自己的扈從。
但平時相處時,趙麟都是以“兄”敬之。
他們所做的事,也是類似於前世保鏢、助理、司機之類的工作。
隨著自己的身份、地位不斷提升,他們的待遇也隨之不斷的提升。
這就是他在這個世界的待人之道。
英國公張府的那位老者,挑選的很仔細,用百裡挑一來形容,亦不為過。
前前後後,所花費的時間,接近一個時辰。
一共給趙麟挑選了十三個人。
如雲哥兒一般的半大的男孩子三人。
十五六七歲的少女四人。
一個帶著七歲女娃的健康的年輕婦人。
還有一個四口之家:老實巴交的年輕男丁娶了手腳麻利的寡嫂,帶著十三歲的女娃、十歲男娃。
當然,那些孩童都是半賣半送的。
令趙麟沒想到的是,當他確定要購買他們的時候,這些新奴仆一個個的感激涕零,叩頭不止。
自薦為奴,還要千恩萬謝,這本是令人不敢置信的一幕,在這裡卻是頻頻上演。
為何?
想必在這些時日,這些災民已經見到了太多的親人、太多的同伴死去了。
此時的他們,哪裡還有什麼尊嚴,還敢奢望什麼自由之身?
他們唯一的想法,就是活下去。
哪怕成為奴仆,苟且偷生,也比病死,餓死,凍死要強。
在官吏們的操持、見證下,奴契很快簽署完成。
那些沒被挑中的災民,看著這一幕,竟露出了羨慕、嫉妒的神色。
那些眼神,再次讓趙麟受到了強烈衝擊。
大周這看似太平的盛世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苦難。
“張伯,咱府上也挑選一些吧。缺什麼樣的人,你應該比我清楚吧。”
“好的,少爺。那咱們就挑二十個吧。來年,開墾一些荒地,正好需要用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