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大事記》這本大部頭書,可以說是朝廷官府每個官員必讀之物。
而且,要求每個官員,都要對書上所述之事,耳熟能詳。
每有新皇登基,此書都要重新修訂,把上一任皇帝所發生的大事記,添加上去。
趙麟也是剛看完這本厚厚的書籍。
誰曾想,林大叔竟真的從這部書中提出了一個問題。
好在他記憶力過人,雖隻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卻能完完全全地複述下來。
可惜,大宗師大叔的問題,更為深刻,竟讓他把永康皇帝治理黃河一事,發表一番個人的看法。
趙麟是何等的機敏之人,沉思了片刻,便闡述了自己的見解。
關於黃河的治理,他前世時,還是讀過幾本書的。
都是曆朝曆代,關於治理黃河之事。
雖說研究的不算太透徹,但紙上談兵一番,還是能做到的。
林世海本想用此問題,打擊下這小子的狂傲,讓他以後行事能夠謙遜一下。
所以,便故意挑選了非常專業,又偏門的問題。
按照他的想法,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定是急得抓耳撓腮,羞愧難耐。
誰曾想這小子,竟麵不改色,心不跳,還真就對永康皇帝《治理黃河二十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更令林世海感到可怖的是,這小子的見解,極為的深刻,又極具前瞻性。
要知道他的好友栗冰,就是工部侍郎,最為擅長的就是水利的治理。
前日,他這個好友來信說,欽天監根據天象推測,來年中原之地可能有大災發生。
最有可能就是洪澇災害。
此事雖不在林世海職責範圍內,可栗冰還是告知了他,誰讓他是中原七府的三品大員呢。
在信中,好友栗冰說他會向皇帝請求,來考察中原黃河河道等問題。
這也是為何林世海,這兩日突然忙的腳不沾地起來的原因。
此事雖不在他的職責範圍,可他終是憂國憂民之人。
這兩日,他又是聯係布政使、又是會見河道官員……
他向趙麟提出黃河治理這個問題,也是他兩天所心憂的問題。
誰曾想,眼前這小子的回答,卻令他瞠目結舌,震驚當場。
他林世海雖對黃河治理不甚了解,但作為一個博學之人,黃河治理的一些基礎問題,還是懂得的。
可沒想到的是,這小子竟在這方麵,比自己懂的還多。
甚至,這小子所提出治理黃河措施都是十分的專業,他的好友栗冰也曾設想過這些措施。
“哈哈,天佑中原,天佑我大周啊。”
此時,林世海看向趙麟的眼神,更為的喜愛,更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