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感歎後,祁謙便說起了正事。
“殿下,先魏王陵前的廬舍已搭好了。不過,近幾天我夜觀天象,初冬這幾天比往年要冷上許多。您……要不要……”
“是啊,殿下,要不過幾天暖和一點再去吧。”
張茂二人還想勸說,卻被朱麒給製止了,鄭重道。
“為父王、母妃結廬守孝之期,本王不會更改的,你們不用再勸了。”
祁謙、張茂見他態度如此堅決,也就不再勸說了。
他們雖擔心魏王的身體,可也知道若貿然更改日期,反而會被京城的楊必成、靖王抓住把柄,反戈一擊。
“殿下,那我們也在旁邊結兩間廬舍,陪著您。這也是趙兄弟的意思,到時咱們四人一邊讀書,一邊練習騎射,倒也算是一樁快事。”
祁謙又繼續建言道。
魏王朱麒聽了,心中感動不已,神色動容,這次倒是沒有拒絕:“哈哈,如此也好。”
京城,皇宮。
早朝,文武百官神色肅穆,齊聚奉天殿。
隆佑皇帝朱適端坐在龍椅上,滿臉笑意地看著下方的眾官員。
昨夜,他專門讓身邊秉筆大太監將魏王的奏折,送入內閣,謄寫數份,連夜送往各個大臣的府邸。
今日早朝,果然沒有白費他對魏王的一番心意。
此時,百官們議論紛紛,都在誇讚魏王的仁孝之心。
特彆是那些清流文官們,一個個更是滿臉激動。
他們這些人,最看重的就是名聲,講究的是仁孝禮義。
魏王此舉,可謂是正合他們心意。
當然,在他們誇讚的同時,也有另外一批人,神色惶恐、蒼白。
不用說這批的官員,定是屬於楊必成、靖王派係的。
魏王朱麒這次對他們的反擊,可謂是高明而又狠辣,讓他們百口莫辯。
同時,又暗自思忖到底是何方神聖,能給他謀劃如此高明的計策。
在他們惶恐不安的時候,一些文官已經站出來開始向聖上恭賀起來。
大都是聖祖護佑,陛下仁慈,使天皇貴胄的嫡脈出現這麼一個仁孝的王爺。
“陛下,魏王此舉,正是我輩楷模,臣請陛下下旨,令魏王為天下人表率,結廬守孝。”
話音一落,又有幾人站出來附和。
“臣附議王侍郎的建言,魏王雖年幼,卻是承繼太祖、太宗遺風,仁義廣博,感動於天下。”
“是啊,陛下,魏王奏折中的文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令臣暗自感傷不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