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人,您的決定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有您這樣的賢才加入,魏王殿下必定如虎添翼。”
李正連忙回禮,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三位仁兄,我們同朝為官,理應同心協力。今日能得諸位的抬愛,李某倍感榮幸。今後若有需要,李某定當竭儘全力。”
隨著氣氛的緩和,四人開始品茶閒聊,談論著朝廷中的種種事宜。
李正談起自己在汴州丁憂兩年間對魏王殿下的了解,稱讚他仁德兼備,英明果敢。
魏王殿下待人寬厚,禮賢下士,真乃一代明君之相。”欽差之一感歎道。
“是啊,殿下不僅才智過人,更有一顆為民之心。”
四人都是官場的老狐狸,此時已達成了結成聯盟,便再無隔閡,言語中儘是對未來的暢想。
若是趙麟在此的話,聽了他們這些肉麻的話,定會忍不住大笑。
而後,誇讚他們一句:就憑你們這份逢迎拍馬的本事,未來仕途就不會差了。
當然,此時正埋頭苦讀聖賢書的趙麟,根本不關心這些。
他也不知道,幾個老狐狸的話題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書房內,茶桌旁。
茶香嫋嫋。
“說到魏王殿下身邊之人,各位覺得誰最為出色?”其中一位欽差放下茶杯,目光在兩位同僚身上流轉。
為首欽差微微一笑,道:“那自然是那個小秀才了。聽聞他年紀輕輕便才華橫溢,詩詞歌賦文章樣樣精通,享譽中原啊。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得魏王殿下的信任與喜愛,兩人關係如兄弟般親密。”
“不錯,我也對趙麟頗為關注。”
第三位欽差接過話茬:“他在徹查濮王謀逆一案中居功至偉,其聰明才智和膽識令人佩服。若魏王登基,他必定會成為朝廷中的一顆璀璨之星。”
他說到這,又是話鋒一轉:“對了,李大人,您作為汴州本地人,應該對此子知之甚多吧。”
李正作為汴州人,雖一直丁憂在家,但對文曲星趙麟的名字也是如雷貫耳:“哈哈,三位仁兄這就可問對人了。”
隨後,他便給三人詳細講了一下關於趙麟的傳聞。
他們幾人怎麼也是當世最為聰明、最頂尖的一批人了,可當聽了這個趙麟一係列的事跡後,都甚為震驚。
“在京城就聽聞過此子的名號,本以為是有人誇大其詞罷了。誰曾想,還真有這樣的天才。”
“若是他年齡再大些,有更高功名在身,就憑他那幾首的詩詞,就堪比文壇大家了。”
“是啊,趙麟的確是個不凡之人。”為首欽差點頭讚同。
“不過,魏王殿下身邊還有許多忠誠能乾之人,如張茂、祁謙等,他們也都為朝廷立下了赫赫戰功。”
其餘幾人聽了,皆是點頭。
“不錯,這些人都是魏王殿下的得力乾將。但趙麟似乎與魏王殿下有著一種特殊的默契和信任。這種關係,非一般人所能及。”
喜歡科舉,他們都說我是文曲星下凡請大家收藏:科舉,他們都說我是文曲星下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