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書畫、詩詞,終究隻是小道,聊以枯燥乏味的生活的罷了。
誰知,令趙麟感到意外的是,他這般做,非但沒有影響聲譽,反而令他的名氣傳播的更遠,更大了。
也許這紀曉也是這般的情況,所以才會不時報以善意看向他。
就這樣,在一眾王府禁衛、州府官兵的護送下,眾人很快返回到了魏王府。
若是以往,很多官員為了不得罪京城那位靖王,是絕對不去魏王府的,以防被誤解是魏王一係的。
而今,隨著二王奪嫡日漸激烈,眾人發現那本沒希望的魏王,竟與那靖王鬥的有來有往。
這無疑認可了魏王的實力。
雖說此時他們還是左右搖擺不定,可這並不妨礙他們左右逢源。
“嗬嗬,一群老狐狸。”
一旁的祁謙不禁一笑。
趙麟也是無奈一笑,這世間不就如此嗎?
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錦上添花的卻是多如牛毛。
不過,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能幫魏王傳播聲譽,從而引得更多的人來投效。
回到魏王府,府內已是一片張燈結彩,顯然為了迎接今日的貴客與和解的佳話做足了準備。
賓客們被引領至宴客廳,那裡早已布置得雅致而莊重,桌上擺滿了各式珍饈佳肴,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香氣。
魏王朱麒作為主人,自然是先致辭一番,他的話語中既有對賓客的感謝,言辭懇切,贏得了滿堂彩。
隨後,他特意舉杯向張茂與紀曉二人致敬,兩人能摒棄前嫌,共同輔助他,這讓他尤為的欣慰。
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
趙麟雖保持著低調,但憑借其溫文爾雅的氣質與不凡的談吐,很快便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之一。
他時而與祁謙等友人低聲交談,時而與前來敬酒的官員們禮貌應對,進退有度,儘顯才俊風範。
與此同時,大周朝的京城內外,關於皇帝派遣與魏王朱麒交好的紀曉與大太監安誠為欽差的消息,已如春風般迅速傳開,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廣泛關注。
靖王府。
咆哮聲,暗罵一聲,一陣接著一陣。
不過,那些宮女、太監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都不敢喘,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像剛才那幾人被重杖致死。
所有人都知道,近來自家王爺格外的不順。
特彆是朝中的風向陡轉,更是令這位曾經一向溫文爾雅的王爺,經常暴走。
戾氣也不再隱藏,越來越是殘暴,動輒令周邊的人重殘致死。
如此一來,靖王一係的人,也開始人心渙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