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沉聲道,言語間既有對時局的憂慮,也有對魏王朱麒的擔心。
擔心朝堂上那位皇帝,會不會因此忌憚這個侄兒。
雖然隆佑皇帝大限將至,而且他也意屬魏王,繼承九五尊位。
可聖心難測,你若表現過於迫切,反而會適得其反。
這也是趙麟所擔心的。
聽了他的擔憂,蒲存義微微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讚賞。
“你能有此見識,實屬難得。但世事如棋,局局新。”
“這順口溜雖起於民間,卻也可能成為朝堂之上某些勢力的風向標,魏王還需要你去多提醒。”
這時,林世海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幾分滄桑:“不錯,自古以來,帝王將相,皆有天命之說。但真正決定曆史的,還是人心與智慧。”
“你既已踏上科舉之路,便需有胸懷天下的氣魄,同時也要學會在波濤洶湧中保持自己的航向。”
趙麟聞言,心中豁然開朗,躬身行禮道。
“多謝林師、府尊大人教誨,學生定當銘記於心,勤勉向學,不負所望。”
三人一番長談,話題逐漸從魏王的傳聞轉到了科舉備考之上。
蒲存義分享了自己當年應試的經驗,林世海則針對趙麟的弱點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和指導,書房內彌漫著濃厚的學術氛圍。
末了,蒲存義站起身,拍了拍趙麟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趙小子,你不僅才華橫溢,更有一顆赤子之心。我觀你將來,必非池中之物。但切記,無論前路如何,都要堅守本心。”
趙麟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書房之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三人專注而凝重的麵容。
隨著話題的深入,林世海輕歎一聲,打破了這份靜謐,將科舉背後的暗流緩緩道出。
“趙小子,有一事你需知曉,此次科舉非同小可,主考官乃是由翰林院與禮部直接派遣,其中不乏朝中各方勢力的眼線。”
“若運氣不好,遇上對手之人,恐怕會生出不少波折。”
林世海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憂慮,但更多的是對趙麟的提醒與警示。
一旁的府尊蒲存義也是點了點頭,頗為擔心道:“大宗師說的對,若是靖王一係的人,那就大為不妙了。”
趙麟聞言,眉頭微蹙,但很快便恢複了平靜。
他深知科舉之路本就充滿荊棘,此番提醒更是讓他心中多了一份警惕與準備。
“多謝林師提醒,學生自當小心應對,不讓任何外界因素乾擾到考試本身。”
前世他熟讀曆史,知道在曆朝曆代,都有驚才絕豔之輩,在科舉上卻鬱鬱不得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