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張茂準備年後就北赴邊疆,眾人皆是一驚。
同時,也都是意料之中。
他是大周第一勳貴將門出身,注定此生走的是武官的道路。
此次因在京犯錯,罰回祖地懺悔,其實也是英國公府一招妙棋,那就是讓其結交魏王,進行下注。
若是魏王爭奪皇位失敗,那英國公府就丟卒保車。
這就是豪門貴族為何能一直能興盛數百年的原因,那就是當看不清未來局勢的時候,雙方下注。
無論任何一方贏,都能使家族繼續保存並且受到恩賞。
趙麟相信,京城的英國公府在靖王那裡,應該也有子弟。
如今,張茂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已徹底綁定在魏王這輛戰車上了。
再繼續待在汴州城,也沒有多少意義了。
還不如趕緊回京,建功立業,順便掌控一支軍隊,如此一來,魏王以後又能多一支大軍的支持。
魏王朱麒怎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此時的他,看向張茂的神色,又是不舍,又是感動。
“來,張兄,一切都不說了,全在酒裡。我朱麒今日發誓,以後卿等不負我,我亦不負卿。”
眾人都是滿飲杯中酒。
趙麟看向張茂的眼神,充滿了敬佩。
其實,他本可以安安穩穩地留在汴州城的。
有朝一日,魏王若登上那九五之尊,那麼他憑借從龍之功,那麼至少一個侯爵吧?
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東郊大營大將軍的位置,還不是隨意他挑?
可張茂卻依然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道路——從軍北征。
要知道如今的勳貴子弟們,早已成為了米蟲,酒囊飯袋。
在京城囂張跋扈,欺壓良善少不了他們。
可是要打仗,他們一個個比一個能躲。
躲在先輩們的庇蔭之下,哪裡能奢望他們去前線?
趙麟與張茂接觸這麼久,卻發現他與尋常的勳貴子弟還是大為不同的。
他的心中,充滿了開疆拓土,揚名四海的雄心和抱負。
並且身體力行,十分自律,不但弓馬騎射一點也不落下,更是苦讀兵書,和府中的老兵們時而排兵布陣對壘。
如此建功立業的決心,焉能是勸說得了的?
所以,無論是趙麟,還是祁謙,都沒有勸。
魏王朱麒更沒有去勸說,他甚至對張茂建功立業充滿了信心。
就在氣氛被張茂點燃了之後,一旁一直伺候的趙雲,卻突然跪倒在張茂的跟前。
“師父,徒兒也想與你一起驅除韃子,建功立業,揚我大周國威。”
他這一跪,讓趙麟甚是感慨萬千。
雲哥兒終於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
張茂也是高興非常,欣慰地看向自己的徒弟:“哈哈,打仗可不是你平時訓練那般,刀劍無眼,一個不慎,就要真的馬革裹屍還了。”
“我不怕,我就怕一身本事毫無用武之地。”趙雲激動而又期待地望向張茂。
“張兄,你的徒弟還真是不錯啊。這麼小就懂得了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的道理了。”魏王朱麒感歎道。
“哈哈,這可不是我教的好,是趙家的家風好,也是田兄的教育好。”張茂說著,便看向了趙麟和田瑞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