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考你,乃是看你是否有資格成為我朝之棟梁,以此激勵你。”
布政司副使張潮的這句話,簡直讓趙麟驚掉了大牙。
他知道一些士大夫表麵道貌岸然,滿口仁義道德,其實卻是無恥至極。
自他來到這個世上,雖也見過不少,可像張潮這般無恥的,卻是生平僅見。
他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也並未點破,隻是淡淡地說道。
“學生受教了。隻是學生愚鈍,以為六藝之道,乃士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卻未曾想張大人竟將其視為能否成為國家棟梁的唯一標準。”
張潮聞言,臉色十分難堪,他沒想到趙麟會如此機智地反駁自己,一時竟有些語塞。
趙麟好似未看到他難看的臉色一般,繼續道:“六藝之道,固然重要,但治理國家、造福百姓,豈是僅憑六藝便能達成的?需知,學問之道,無有止境,而治國理政,更需博學多才,心懷天下。”
像這樣的大道理,他們這些官場老油條又何嘗不知?
以前,他們天天把這些話掛在嘴邊去教導彆人。
誰曾想現在竟被一個小秀才拿來教訓起自己來了。
張潮的臉色陰晴不定,他沒想到趙麟竟能如此機智地反駁自己。
原本以為,憑借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足以讓這個年輕的書生畏懼三分,再讓他出醜。
沒想到他不僅才學真的出眾,連口才也是一流。
這讓他感到既憤怒又無奈。
若是其他小秀才,他一句話就能令其前程儘毀。
可惜這小子身後的靠山卻是非同尋常,除了眼前的學政提督林世海、中原首富蘇方正、汴州府尊蒲存義之外,還有一個令他畏懼非常的魏王。
就算自己背後也有勢力,卻怎敢與之觸碰?
至少在雙王奪嫡沒有結果前,他們是不敢動的。
否則,再無回旋之地。
一旁的沈德良見狀,心中暗自焦急。
他深知自己這位靠山的脾氣,若是不給他找個台階下,恐怕會把今晚的氣都撒在自己身上。
於是,他輕咳一聲,上前一步,試圖為張潮開脫。
“趙麟,你小小年紀,怎可如此不知尊長?張大人考你,乃是提點你,看你是否真如傳聞那般有冠絕中原的才學,你怎可出言不遜,大言不慚。”
趙麟漠視地看了他一眼,若有深意道:“治國理政,確需博學多才,但趙某鬥膽請問,若一個人雖有博學之才,卻無德行操守,又怎能成為百姓的楷模?”
此言一出,城樓上頓時寂靜無聲。
林世海、蘇方正、蒲存義三人卻是滿臉笑意,他們知道,趙麟這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和言語,證明了自己的才華和品德。
同時也隱含指責沈德良一行人,有才無德,難堪國家棟梁重任。
張潮等人的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情緒,既有對趙麟才華的震驚,也有對其的怨恨,卻又無可奈何。
今夜他們算是栽了一個大跟頭,不過這件事絕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