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忌出行,宜開張。
一則轟動汴州的消息曝出:大梁書院將與中原小詩仙趙麟舉行文比對決。
而且,並非單獨對決,而是以三比三的方式進行。
這一消息如同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迅速在汴州府內傳開。
下午,名士沈德良更是在四海樓宴會上透露出一個重磅內幕:
大梁書院特地邀請了一位重量級的外援才子加盟,此人據說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一出現必將震驚整個中原七府。
此內幕一出,如同春風中的驚雷,再次在汴州城內炸開了鍋。
大梁書院。
沈德良挑選了出了書院最為優秀的士子陳鐸。
此人出身陳州陳氏,昨晚那位富商陳半城,就是其族兄。
不過,這個陳鐸卻是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毫無紈絝之舉。
在書院中更是數一數二,不僅才學出眾,且在詩詞、策論、書法上各有千秋。
等元宵節過後,他即將赴京城國子監讀書。
從這可以看出大梁書院雖說藏汙納垢,可也有真才實學的士子。
“陳兄,此次文比,不僅關乎挽回我大梁書院的聲譽,更是我們向世人展示才學的大好機會。”
沈德良目光炯炯,盯著眼前的士子道:“好告知你,此次我邀請的那位重量級才子就是我在江南的恩師,四大才子之一的許公貞清。”
“有其坐鎮,我們必勝無疑!”
陳鐸聞言,精神振奮,信心滿滿。
他深知,到時若能得許貞清指點一二,已是莫大的榮幸,如今更是能借其威名,一戰成名,怎能不激動?
“沈兄,您就放心吧,我定全力以赴。”
學政衙門。
林世海聽說此事後,專門邀請了蒲存義、蘇方正來商議對策。
書房內,三人眉頭緊鎖,憂慮之情溢於言表。
他們趙小雖年少有為,才情出眾,若是單打獨鬥,麵對大梁書院的士子他定然能輕易取勝。
就算是沈德良、還有那個陳鐸也絕對不是這小子的對手。
“三比三,意味著我們不僅要麵對大梁書院,還要應對這位神秘的外來士子。”蘇方正神色凝重道。
林世海與蒲存義同樣麵露難色,他們深知,趙麟雖才華橫溢,但麵對如此強大的對手陣容,勝負難料。
尤其是這位神秘的外援才子,更是讓這場文比充滿了變數。
“若是單獨對決,趙麟的實力足以碾壓其他中原才子,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蒲存義歎息道,他深知文比的規則改變,無疑增加了比賽的難度。
也就是說,趙小子還得再找兩個同伴。
汴州城有才學的士子是不少,但能夠放下顧忌,和趙小子一起去對戰大梁書院的卻沒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