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出來之後,天已黑了。
路上滿是泥濘的路,已是結了冰,好在他出來的時候,穿上了防滑的棉靴。
聽著隔壁喧鬨的院落,不用說,那裡定是大石哥家。
曾經無人問津的該溜子,如今卻要結婚了。
想到這,他嘴角不由露出了一絲笑意,腳步停了下來,朝那院落走去。
因為王嬸和小兒子、兒媳在家,王大石下半年的時候,沒少往家裡寄錢。
他在州城沒什麼特殊的愛好,倒是積攢不少的銀子。
這不,不但把家裡的土房子換成了青磚綠瓦六間房,就連院子都換成了高門大院。
雖不是四合院,在鄉下卻也相當的闊氣了。
因為明天他就要成婚了,家裡人來人往。
一群大男人又在西廂房推杯換盞,院子大門並沒有上鎖,反而敞開著。
按照鄉下的規矩,過往的鄉鄰,隨時可以來喝上幾杯暖酒,吃上幾顆糕點,蹭蹭喜氣的。
以往人情稀疏的王家,大半年來,人情逐漸多了起來。
從那被踏掉色的門檻就能看出來。
富在深山有遠親,果然是不錯的。
王家倒是沒有大紅燈籠高掛的排場,這點大石哥還是有分寸的。
不是他掛不起,而是趙家都沒有掛,他一個在府上的管家怎能逾越?
趙麟發現這個大石哥還真是學了不少的規矩。
曾經的他為人豪爽、仗義,誰能想到這半年的時間,他竟逐步成為了心細如發的管家?
彆說是他,就連趙麟、趙興兩兄弟都沒有想到。
他們可是一直把王大石往貼身長隨方麵培養的,可善於學習、情商極高的他,硬生生地學會了治家管理。
這倒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不過也好,有個知根知底,又仁義的人幫忙看顧家裡,無論是趙麟,還是他二哥趙興,都極為放心了。
“哎呀,麟哥兒,你怎麼來了?”
聽到呼聲,趙麟一凝,看向衣著鮮豔,走路精神、略顯富態的中年婦人:“王嬸,您與以前大不一樣了,胖了。”
要知道曾經的王嬸,憔悴,衣著破爛,瘦小。
三天兩頭來他們家借錢。
當時原主每次見到她,都很厭惡。
甚至有次還告訴祖母,為何要幫他們這樣的破落戶,結果被祖母痛罵了一頓。
說他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他穿越來後,卻覺得這個王嬸還是挺不錯的。
雖說她時常來借錢,可趙家有什麼事,她都會帶著兩個兒子來幫襯。
無論是二哥趙興的醫館籌備,還是他每次去鎮上求學,王家兄弟從來二話不說,隨叫隨到。
有時候就算不叫,得知後也會趕過來。
如此親近的關係,比不少同宗同族要強很多。
“哎呀,你這個小子,怎麼這麼說嬸子呢,這還不是托了您的福。”
她嗔怪說了一聲,連忙拉著他進了堂屋:“外麵冷,趕緊進來,嬸好不容易見你一次,可有好多感謝話呢。”
來到堂中,她又是拿爐子,又是泡茶,又是拿點心。
在鄉下,這可都是極為隆重的待客方式。
“王嬸,我祖母讓我來問問看看還有什麼缺的嗎?”
趙麟笑著道:“您可彆為忙活了。”